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32433"
["articleid"]=>
string(7) "611951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68) "来越大了。”
肖然握住她的手,心里满是温暖。
他想起刚来深圳时,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让韩灵过上好日子;而现在,他有了八套房子,却把它们变成了更多人的“家”——有父母的牵挂,有兄弟的情谊,有孩子们的笑声,还有陌生人的温暖。
原来房子的意义,从来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用来承载爱的容器。
元宵节过后,肖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当年租他小户型的打工者小李打来的。
小李说自己攒够了钱,在深圳买了套小房子,特意打电话来感谢他:“肖哥,当年要不是您把房子租给我,还总帮我找活干,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漂泊呢。”
肖然笑着说:“不用谢,都是应该的。
以后有困难,随时找我。”
挂了电话,韩灵笑着说:“你看,你帮过的人,都记着你的好呢。”
“都是你教我的,”肖然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是你让我明白,赚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能帮到更多人。”
这年夏天,深圳遭遇了罕见的台风。
肖然的“打工者临时宿舍”有些漏雨,他和刘元、陈启明一起,冒着大雨去修补屋顶。
韩灵则在宿舍里给大家煮姜汤,安慰受惊的孩子们。
台风过后,阳光重新照进宿舍,看着焕然一新的屋顶,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肖然突然觉得,这场台风不仅没带来破坏,反而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
秋天的时候,肖然和韩灵去云南旅行,回到了韩灵曾经支教的学校。
孩子们看到他们,都兴奋地围了上来,拉着他们去看新盖的教学楼——那是肖然匿名捐钱建的。
韩灵看着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眼里闪着泪光:“肖然,谢谢你。”
“谢什么?”
肖然笑着说,“这也是我的心愿。
以前我们总想着自己的小家,现在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事,才觉得人生更有意义。”
从云南回来后,肖然把剩下的几套房子做了最后的规划:一套留给自己和韩灵养老,一套继续做“留守儿童之家”,一套给陈启明扩大农产品生意,还有一套则改成了“创业帮扶中心”,帮助那些和他当年一样怀揣梦想来深圳打拼的年轻人。
韩灵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嘴角始终带着笑意——她知道,肖"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50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