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30384" ["articleid"]=> string(7) "611929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1章" ["content"]=> string(2568) "止。

人们第一次意识到,这群“女子与阉人”学出来的东西,并非无用,而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利器”!

首批学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沈清弦力排众议,严格考核,择优选拔了三十人。

其中十五名优秀者,被她直接安排进内务府、尚宫局、司计司等关键部门,担任掌事女官或高级文书,打破了这些部门长期由宦官或外廷官员把持的局面。

这些女官带着崭新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对皇后(她们的精神导师与事业引路人)的高度忠诚走马上任。

她们业务熟练,账目清晰,办事效率极高,且因出身学院,彼此联系紧密,相互支持,迅速在各自岗位上打开了局面。

与此同时,沈清弦对朝政的渗透也在加深。

皇帝萧景琰发现,这位皇后批阅奏章(他允许她接触的部分)时,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吏治、财政和工程管理方面,其见解之老辣,远超许多浸淫官场多年的老臣。

他逐渐习惯在遇到难题时听取她的意见,甚至将一些棘手的事务交给她“先拿个章程”。

时光荏苒,数年过去。

期间,北方边境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叛乱,萧景琰御驾亲征,历时近一年方得胜还朝。

当他风尘仆仆地回到紫禁城,准备接手他想象中的、可能因他离开而变得有些松懈的政务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朝廷各部院运转井然有序,效率甚至比他离开前更高。

公文流转顺畅,账目清晰可查,官员精神饱满。

他仔细巡视了户部、工部,发现连年困扰的漕运损耗、工程贪冒问题竟得到了显著改善。

询问之下,许多关键岗位的能吏,竟都出自那个他曾抱有疑虑的“皇家廉政学院”,其中不乏干练的女官,她们汇报工作时条理清晰、数据扎实,令人叹服。

整个朝廷,仿佛一架被精心调试过的精密机器,在一种无形的、高效而廉洁的规则下,平稳而有力地运行着。

而这套规则的核心制定者和维护者,正是留守后方的皇后——沈清弦。

他离开时,她只是掌握了后宫权和部分影响力。

他归来时,却发现半个朝廷,已在她的理念和麾下人才的管理下,铁桶一般,水泼不进。

这不是通过阴谋"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42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