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30361"
["articleid"]=>
string(7) "611929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8章"
["content"]=>
string(2615) "嚼舌根,或是娘娘您病中……”“李公公,”沈清弦打断了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本宫今日请你来,不是听你说这些的。”
她拿起案几上的一张纸,目光锐利地看向李公公:“本宫抱病期间,无事可做,便将锦华宫近一年的用度细细梳理了一遍。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李公公。”
李公公心里那股不安感更强了,面上却强自镇定:“娘娘请问。”
“第一,”沈清弦念着纸上的内容,“按《宫规·用度篇》第三条,皇后份例,每月纹银五百两,米粮、布帛、炭火等另计。
然,过去七个月,锦华宫实收银两,最高一次为二百九十两,最低一次为二百五十两。
累计短缺超过一千五百两。
请问,这差额,依据的是哪条宫规?
可有皇上或贵妃的特批手谕?”
李公公额头微微见汗,干笑道:“这个……娘娘有所不知,近年来国库不甚充盈,皇上提倡节俭,各宫用度皆有削减……”“哦?”
沈清弦微微挑眉,拿起另一张纸,“据本宫所知,玉贵妃宫中,上月光是添置新衣首饰的用度,便超过八百两。
长春宫的端妃,因其父在边关立功,皇上特赏,份例亦未曾削减。
为何独独削减本宫这冷宫之份?
且削减比例高达四、五成?
李公公,这‘节俭’二字,未免也用得太有针对性了些。”
李公公语塞,脸色开始发白。
沈清弦不给他思考的机会,拿起那张炭火单据:“第二,去岁冬,内务府拨付锦华宫上等银霜炭一百斤,单据在此,印鉴齐全。
可实际收到的,是烟尘极大、无法使用的黑炭,数量不足七十斤。
请问,这单据上的‘上等银霜炭’,去了何处?
这采购差价,又进了谁的腰包?”
“这、这定是下面的人办事不力,以次充好!
奴才回去定严加查办!”
李公公急忙撇清关系。
“下面的人?”
沈清弦冷笑一声,拿起最后一张纸,上面是她根据小顺子口供整理的、笔迹模仿的几张“领据”。
“第三,李公公请看,这是近几个月,内务府出具的,由不同司职官员‘签收’锦华宫份例的领据存根。
可这三张领据,笔迹虽有刻意模仿,但起笔、收锋的习惯,以及墨迹浓淡变化,几乎一模一样。
作何解"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424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