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29877" ["articleid"]=> string(7) "611923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6章" ["content"]=> string(2618) "记得校运会铅球比赛吗?”

在众人困惑的目光中,他调出一个仿真模型:“我设计了一套基于‘风筝效应’的主动减振系统。

理论上,通过精确控制缆绳的摆动,我们可以利用台风本身的力量来稳定系统。”

“这太冒险了!”

“但这是唯一的机会。”

苏哲的眼神坚定,“启动‘风筝模式’。”

当台风眼抵达平台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千米级的碳纳米管缆绳在狂风中如同琴弦般振动,但通过苏睿设计的控制系统,这种振动竟然奇迹般地转化为对抗风力的稳定力。

“振幅在减小!

系统在自我稳定!”

监测员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最危险的时刻,缆绳的摆动突然加剧。

就在众人心惊胆战之际,苏哲亲自操作控制台,输入了一串谁也没见过的指令。

“这是...蜘蛛丝的结构阻尼算法!”

一个老专家惊呼。

原来,苏哲从蜘蛛网的振动阻尼原理中获得灵感,在缆绳的纳米级结构上设计了类似的能量耗散机制。

当台风达到最强时,这套系统完美发挥了作用。

测试结束时,平台安然无恙,而监测数据表明,这套系统可以抵御超过20级的超强台风!

十七:全球直播三个月后,赤道海域。

来自全球的媒体记者聚集在新建的“凌霄”主体平台上,无数摄像机对准了那座巍峨的发射塔。

今天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太空电梯的首航仪式。

“各位观众,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全球直播现场...”主持人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苏哲站在总控制台前,身后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航天专家。

当倒计时归零的瞬间,他轻轻按下启动钮。

银白色的轿厢开始沿着缆绳平稳上升,速度越来越快。

当它穿越对流层时,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轿厢外壳如同绽放的花朵般展开,露出里面精心折叠的巨幅五星红旗。

红旗在平流层的强风中猎猎作响,通过轿厢上的高清摄像头,这幅画面被实时传送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中国红!

是中国红!”

国内观看直播的民众沸腾了。

当轿厢抵达地球静止轨道站时,更令人惊叹的装置启动了:数百万个微型反射镜在太空中展开,在阳光下组成一个巨大的中国结图案,这个图案在地球上清晰可见"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4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