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26450" ["articleid"]=> string(7) "611869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654) ",天天跟王大海告状。

王大海也察觉妻子的变化,奈何林秀娥把家里活计做得挑不出错,对外也给他留着面子,只是涉及到钱和儿子,寸步不让。

他打又不敢真往死里打,骂她也当耳旁风,只能自己生闷气,夫妻关系降到了冰点。

林秀娥不在乎。

她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和面、调馅、准备出摊,白天在厂里应付完工作(她顶替了婆婆的岗位,在纺织厂做挡车工),晚上回来还要算计账目,规划下一步。

累,却无比充实。

她开始注意锻炼身体,每天再忙也要抽空散步,做几个简单的拉伸。

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时间一晃,到了一九八八年底。

国债和国库券市场彻底放开,价格飙升。

林秀娥和赵桂芬手里当初投入不到一千块的本金,经过几次倒手和三年利息滚动,已经变成了厚厚一沓钞票,足足五千多块!

在这个工人平均月薪不到一百块的年代,这是一笔名副其实的巨款!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更大的机遇,砸到了林秀娥头上。

县里规划新城,要拓宽老街,他们住的这一片,以及附近的一大片老旧平房,都被划入了拆迁范围!

l消息传来,家家户户喜气洋洋。

王大海和张翠花也乐得合不拢嘴,开始盘算着能分多少补偿款,够给大儿子在哪儿买套婚房。

只有林秀娥,异常冷静。

她记得前世,这里的拆迁补偿方案有两种:一是拿钱,按户口和面积算,他们家大概能拿不到一万块;二是要房,位置偏远的安置房,或者折价购买指定的新建商铺。

前世,王大海和婆婆毫不犹豫选了钱,然后这钱很快就在给大儿子找工作、娶媳妇、以及后来补贴小儿子中消耗殆尽。

这一次,林秀娥在家庭会议上,直接抛出了自己的决定:“不要钱,也不要偏远的安置房。

我们要黄金地段,新建的那个‘兴隆市场’的铺面!”

“啥?

铺面?”

王大海第一个跳起来,“你要那玩意儿干啥?

不当吃不当喝的!

咱家谁去做生意?

当然是拿钱实在!”

“就是!

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那是坑人的!

听说铺面贵,补偿款根本不够买,还得往里贴钱!”

张翠花尖声反对。

连一向沉默的林建军都开了口:“妈,还是拿钱"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28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