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25814"
["articleid"]=>
string(7) "611861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64) "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
我尝试用全身的皮肤去“感受”。
感受夜风的温度,感受空气中湿度的变化,感受脚下土地那微不可察的震颤。
我像一个学徒,在学习解读这片土地无声的语言。
奇迹没有立刻重现。
大多数夜晚,核桃园依旧只是核桃园,安静,深邃,带着植物特有的、拒人千里的生命力。
但那晚的经历和老伯的话语,像在我心里安装了一个灵敏度极高的接收器,我能隐约“感觉”到某种东西的存在,它们沉睡着,如同深海之下的潜流。
一个多月后的夜晚,天空飘起了细密的秋雨。
雨不大,却足够将整个世界洗刷得清冷、干净。
我穿着雨衣,驶入核桃园的小路。
湿漉漉的沥青路面像一条黑色的镜面,倒映着我孤独的车灯。
雨点打在雨帽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掩盖了其他一切杂音。
就在我接近那个十字路口时,一种强烈的、被“注视”的感觉毫无征兆地袭来。
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明确的“在场感”。
我猛地刹车,关掉电机,几乎是屏住呼吸环顾四周。
林深黑暗,雨丝如织,空无一人。
但那种感觉挥之不去。
我鬼使神差地走下车,站到路边,目光落在曾经与那两头牛对视的地方。
雨水顺着脸颊流下,带来冰凉的触感。
我的脚似乎踢到了什么东西,发出一个轻微的、不同于石子的声响。
我蹲下身,借着远处路口反光镜折射的微弱光芒,在湿漉漉的草丛边缘,看到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块石头。
但它太不寻常了。
约莫鸡蛋大小,通体浑圆,表面异常光滑,像是被流水冲刷了千万年。
最奇特的是它的颜色——一半是沉郁的墨黑,一半是温润的乳白,黑白之间,界限分明,宛如一幅微缩的太极图。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
我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它捡起。
石头入手冰凉,那凉意并非雨水的寒冷,而是一种沉静的、来自地底的凉。
握在掌心,竟隐隐感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温润。
是巧合吗?
一块天然形成的、黑白分明的卵石,恰好出现在我与那黑白双牛相遇的地点?
在这雨夜的此时此地?
我不相信巧合。
我将这块石头紧紧握在手里,仿佛握住了一个无声的答案,一个来自那片土地记忆的、具象化的信"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2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