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25812" ["articleid"]=> string(7) "611861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664) "殊的坐标。

每次路过,我都会放慢车速,目光扫过路旁的树林深处,期待着,又隐隐恐惧着,能再次看到那黑白分明的身影。

然而,奇迹没有重复。

几周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路口附近的一个早点摊,和一位本地老伯聊了起来。

我装作不经意地问起那片核桃园。

“哦,你说那儿啊,”老伯嘬着豆浆,用下巴指了指,“现在是个好地方咯,晚上遛弯的、跳舞的,人多得很。”

他顿了顿,放下碗,眼神里透出一种过来人的感慨:“不过啊,小伙子,你怕是不知道。

三十年前,那儿可不是什么核桃园,那是一大片坟地,老坟山了!

后来城市要发展,说要建公园,就把坟都迁走了。

听说光迁坟,就花了好多钱哩!”

他报出了一个让我暗暗咋舌的数字。

“迁干净了,推平了,才种上这些核桃树。

现在年轻人是不晓得咯,我们这些老家伙,有时候从那儿过,心里头还难免会琢磨琢磨底下的事儿呢。”

老伯的话,像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我心湖的深处,激起了滔天巨浪。

坟地。

迁坟。

三十年。

巨大的花费。

所有这些信息,像散落的拼图,瞬间被那晚的记忆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完整而令人脊背发凉的图景。

那黑白双牛……那十字路口的左转……那彻底消失的踪影……那片土地曾经的身份……一切似乎都有了某种阴森而合理的解释。

它们是什么?

是迷失的牲畜?

这个解释在如此多的巧合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是守护灵?

是往昔记忆的凝聚体?

是那片土地在特定时辰(一天中阴气最重的后半夜)、特定条件(我这样一个孤独的、敏感的“夜航者”)下,向我展示的它的另一重真相?

那黑白二色,是否正隐喻着阴阳两界?

那沉稳的蹄声,是否是在叩响另一个世界的门扉?

那场长达十几秒的对视,是否是一次跨越维度的打量与确认?

而那十字路口的分别,左转与直行,是否正象征着幽冥与阳间的分道扬镳?

我没有答案。

或许,永远也不会有答案。

六、无声的泊位自那以后,我依旧在每个深夜,骑着我的电单车,载着沉重的电池,穿梭在城市梦境的边缘。

我依旧是一个运维员,一个为现代共享经济填补能量"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26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