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25726"
["articleid"]=>
string(7) "611860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2546) "吧当晚监控、黎薇的不在场证明、以及其与王猛的社会关系进行彻查。
她没有通过网络发送,而是直接和父亲一起,亲自前往城西分局,将这份沉甸甸的材料交到了张警官和李警官手中。
两位警官看着手中详实的证据链,脸色凝重起来。
尤其是那张时间点敏感的照片和技术层面确认的伪造通话记录,让案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黎悦小姐,感谢你提供的线索。
我们会立刻着手核实。”
张警官的态度明显比之前郑重了许多。
接下来的两天,风起云涌。
警方迅速行动,调取了“夜色”酒吧当晚及周边的所有监控录像。
虽然酒吧内部的监控有部分缺失(显然被人为处理过),但路口和社会监控清晰地捕捉到黎薇的车曾在当晚多次出现在酒吧附近,并且在案发时间段内,有一个穿着连帽衫、身形与黎薇相似的人影从酒吧后门匆忙离开。
同时,警方对黎薇进行了第二次询问,这次不再是简单的了解情况。
在强大的心理压力和逐渐浮现的证据面前,黎薇最初还能保持镇定,矢口否认,反复强调自己当晚在家准备设计稿。
但当警方出示那张角落照片,并质问她为何对王猛这个名字反应异常,以及技术部门确认那通打给黎悦的电话是伪造,且伪造源头与“夜色”酒吧IP关联时,黎薇的脸色瞬间惨白,精心维持的镇定面具出现了裂痕。
她开始语无伦次,眼神闪烁,无法解释自己为何会出现在与死者有关的酒吧,更无法说清伪造通话记录的来源。
而黎悦这边,反击的号角全面吹响。
在征得陈默同意(匿名形式)后,她将陈默提供的关于通话记录伪造的技术分析报告(关键信息打码),连同星辉大赛初赛评审期间,林薇薇异常访问她云端记录的证据,以及她本人完整的、带有时间戳的《锦绣》系列创作手稿扫描件,全部公开在了个人社交媒体和几个知名的设计论坛上。
标题醒目而直接:《窃取·构陷·谋杀?
——揭开“天才设计师”黎薇的真面目》。
这篇长文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清晰的时间线、无法辩驳的早期创作手稿、专业的技术分析、以及指向性明确的谋杀嫌疑……所有"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25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