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22688"
["articleid"]=>
string(7) "611806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518) "皇帝萧景琰再三挽留,但林薇去意已决。
她深知,急流勇退,方能保全自身,也能让这套新制度更好地独立运行,避免过度依赖她个人。
最终,萧景琰准其所请,但仍保留其“大匠卿”的荣誉爵位,赐金万两,良田千亩,并亲笔题写“功在千秋”匾额相赠。
林薇卸下官职,只带着几个亲随弟子,离开了繁华的永京城。
她没有回到故乡(原身的故乡早已在洪水中消失),而是选择了沧澜江畔、虎跳峡附近的一座清幽山岭定居下来。
在那里,她建了一座小小的书院,名为“格物院”,偶尔为慕名而来的求学者讲授技艺,更多时间,则是整理笔记,寄情山水。
她见证了被她挽救的江州府愈发繁荣,见证了她参与设计的桥梁道路上车马川流不息,见证了她培养的弟子们在各地主持着重要的工程,将她的理念传播开来。
最终章 传奇永铸永熙三十五年春,年迈的林薇在格物院中安详离世。
据侍奉她的弟子说,她走时面带微笑,窗外正对着奔流不息的沧澜江,以及江上那座依然坚固如初的分水堰。
皇帝萧景琰闻讯,辍朝三日,追赠林薇为“太子太师”,谥号“文正”(寓经纬天地、道德博厚、恪尽职守),这是文臣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并下旨,将其生平功绩载入史书,永为传颂。
林薇的一生,从流民到帝师,从一无所有到位极人臣,她未曾依靠倾国倾城的容貌,未曾玩弄权术阴谋,仅凭超越时代的学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颗济世安民之心,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刻下了属于自己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她留下的,不仅仅是那些宏伟的工程和一部《永熙工典》,更是一种“实践出真知”、“技术为民”的精神火种。
她让世人看到,工匠之术,亦可通于大道,女子之身,亦能担天下之重。
很多年后,当人们行走在永熙朝遗留的那些坚固桥梁、宽阔官道之上,当城池在暴雨中安然无恙,当洪水因巧妙的工程而驯服,人们依然会想起那个名字——林薇,那位从尘埃中崛起,用智慧与双手为自己、也为这个时代,开创了一条通天之途的——大匠卿。
她的故事,也随着《永熙工典》的流传,随着工匠口耳相"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15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