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22566"
["articleid"]=>
string(7) "611805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590) "表情地听着,心里毫无波澜。
会后,我像往常一样走进车间,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我的不一样。
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先绕着三号线走一圈,像个老中医一样“望闻问切”,听听声音,摸摸温度。
我直接走到了我的工位,打开电脑,开始翻阅那本厚得像砖头一样的《S-3型生产线标准操作与维护手册》。
这本手册是德国人写的,严谨、刻板,甚至有些不近人情。
以前,它只是我柜子里的装饰品,因为里面的很多条款,根本不符合我们厂的实际工况。
比如,它规定某个核心部件的润滑油必须使用一种特定的德国品牌,每500小时更换一次。
但那种油,采购周期长,价格昂贵。
我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到了一种性能相近的国产替代品,并且根据实际磨损情况,将更换周期优化到了600小时,一年下来,光这一项就能给厂里省下十几万。
诸如此类的“优化”,在这条生产线上,不下百处。
这些都是我十年心血的结晶,是手册上没有的,也是除了我之外,没人知道的秘密。
但从今天起,这些秘密,都将随着我的心,一起死去。
“师傅,”我的徒弟李刚凑了过来,他是个机灵的小伙子,跟了我三年,学得很快,“三号线的B区传动齿轮箱,昨天下午开始有点轻微的异响,频率不规律,我听不太准,您给过去听听?”
换做以前,我早就一个箭步冲过去了。
但今天,我眼皮都没抬一下,指了指电脑屏幕上的手册:“翻到第178页,附录三,关于异响的故障排查流程。
第一步,使用噪音检测仪,记录分贝值和频谱。
第二步,比对标准数据库。
第三步,如果超出阈值,填写故障申报单。
如果没超,就定义为‘设备正常运行噪音’,记录在案即可。”
李刚愣住了:“啊?
师傅,可……可那个声音很不对劲啊,有点像轴承缺油的干磨声,万一……”“没有万一。”
我打断他,声音不大,但很坚定,“按手册来。
王厂长不是说了吗?
制度是天。
这本手册,就是三号线的‘天’。
我们是技术工人,不是神仙,不能凭感觉办事。
要讲科学,讲数据,懂吗?”
李刚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我那张毫无感情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14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