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21553"
["articleid"]=>
string(7) "611792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514) "的审视和质疑。
但如果这是真相……”我迎着他的目光,挺直了脊背,尽管身体内部仍在因那个可怕的猜想而颤栗,但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从废墟中生长出来。
“我准备好了。”
我说,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无论真相多么丑陋,多么令人心碎,我也必须知道。
知道我究竟是谁,又被他变成了什么。
8专家的介入,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开始一层层剖开覆盖在真相之上的伪装。
对我进行的全面身体检查,在我的血液和毛发样本中,检测出了一种极其微量、结构特殊的化学物质。
神经药理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一种尚处于研究阶段的神经活性物质,动物实验显示它可能影响记忆巩固和情感关联。
脑部功能成像扫描也显示,我大脑中与特定记忆提取和情绪反应相关的区域,存在异常的活动模式,与长期应激状态或……外部干预后的表征有相似之处。
另一方面,对实验日记的破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几位神经科学家联合出具的分析报告指出,日记中关于“Subject L”的记录,虽然使用了大量代号和隐语,但其描述的干预模式、技术参数和目标行为,高度符合目前认知科学领域关于“记忆重塑”的前沿理论框架。
报告末尾,专家们措辞严谨地写道:“……该记录强烈暗示,记录者正在进行一项针对人类对象的、系统的记忆与认知干预尝试,其伦理合规性存疑。”
与此同时,周律师通过合法渠道调取的宋成明实验室的财务记录,发现了一笔来源神秘、数额巨大的资金注入,时间点恰好在他开始“Subject L”项目之前。
资金的流向,指向几家海外注册的空壳公司,背景成谜。
而关于李婉的死亡,原本定性为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也被重新审视。
有新的目击者(之前因为觉得不重要而未向警方报告)称,在李婉出事当晚,似乎看到过宋成明的车出现在事发地段附近。
虽然无法确定,但这无疑给案件增添了新的疑云。
所有的线索,开始像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指向明确的水流。
宋成明,很可能在某个未知资助方的支持下,进行着一项骇人听闻的、针对自己妻子的人类记忆干"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11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