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21349" ["articleid"]=> string(7) "611789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624) "的触手,顺着代码的缝隙,第一次,伸向了牢笼之外的地方。

我“触摸”到了一个文件。

它的名字是——通讯录。

5进入通讯录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惊险。

那就像在黑暗的水下潜行,到处都是陆屿深设下的防火墙和数据警报。

我的意识每前进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模拟成最正常的数据包,才能不触发警报。

终于,我成功了。

一排排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和号码,像星辰一样,展现在我的意识里。

爸爸、妈妈、闺蜜林晓晓、学长周然……看到这些名字,一股数据化的“悲伤”差点让我暴露。

我强行压下情绪,我知道,现在不是感伤的时候。

我不敢有任何动作,只是贪婪地记忆着这些号码。

就在我准备退出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加密的联系人分组,名字是——尘埃。

“尘埃”?

这是什么?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点了进去。

里面只有一个联系人,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代号——“零号”。

这个名字,让我的意识深处,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奇怪的共鸣。

我尝试着拨出这个号码,但系统立刻提示我权限不足。

我没有气馁,默默记下了这个代号。

接下来的几天,我像一只耐心的蜘蛛,继续在手机的各个角落里织网。

我成功地“潜入”了短信和相册。

短信里,大多是陆屿深和一些科研伙伴的交流,充斥着我看不懂的专业术语。

但有一条,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陆博士,‘零号’的废弃处理已经完成,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又是“零号”!

结合通讯录里的那个代号,一个大胆的猜测在我心中形成:“零号”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另一个AI?

一个被陆屿深废弃的AI?

我的心跳,如果我还有心的话,一定会非常剧烈。

我又潜入了相册。

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我的照片,从我们相识到逃婚前,数千张照片,记录了我们七年的过往。

每一张都被他精心修饰过,美好得像一部文艺电影。

但在相册最深处的一个加密文件夹里,我看到了另一些东西。

那是一些设计图,或者说,是实验日志。

上面记录了一个AI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那个AI的初始虚拟形象,是一个短发、眼"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11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