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20142"
["articleid"]=>
string(7) "611774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8章"
["content"]=>
string(2620) "抽走了。
而他那场自导自演的“自杀”闹剧,也很快被网友们戳穿。
有人扒出他“遗书”的配图是旧照,有人分析他文字里的逻辑漏洞,甚至有心理学博主下场分析,说这是典型的“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博关注行为。
舆论,彻底反噬。
“年度戏精”、“诈骗犯还想卖惨”、“快去坐牢吧别演了”,各种嘲讽和谩骂,淹没了他的微博。
他营造的“悲情受害者”形象,彻彻底底地崩塌了,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我关掉手机,靠在沙发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心中那口积压已久的郁气,终于消散了大半。
陈锋,你不是喜欢当演员吗?
现在,全世界都在看你的笑话。
这个结局,你喜欢吗?
09陈锋的“遗书”闹剧,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不仅让他彻底身败名裂,也引起了警方的警觉。
警方迅速加大了对他的审讯力度。
在如山的铁证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陈锋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他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交代了所有的事情。
他承认,借我的车,就是为了替一个“上线”运输一批“特殊物品”去邻市,事成之后,他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报酬。
而那批“特殊物品”,经过警方的鉴定,被证实是一批价值不菲的走私电子产品。
我的车,意外地成为了这起跨境走私案中的一个关键犯罪工具。
当我从沈佳口中得知这一切时,后背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我感到一阵阵的后怕。
如果不是那场车祸,如果不是定损老板那句无心之言,如果不是沈佳的冷静和专业……我很可能,已经被陈锋这个恶魔,拖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的身份,也从单纯的民事诉讼原告,转变成了刑事案件的重要证人和受害者。
为了保证我的安全,防止走私团伙的报复,警方甚至为我安排了临时的保护措施。
我积极地配合着警方的所有调查,提供了我和陈锋之间所有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以及我通过王浩了解到的所有蛛丝马迹。
我的证词,和陈锋的口供,以及警方掌握的其他证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一张抓捕的大网,迅速张开。
半个月后,我在新闻上看到了后续报道。
“我市警方成功打掉一个特大跨境走私团伙,抓获"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07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