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20141"
["articleid"]=>
string(7) "611774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7章"
["content"]=>
string(2640) "交媒体的私信里充满了各种恶毒的咒骂和不堪入目的图片。
“霄霄,别看,别理会。”
沈佳第一时间采取了行动,“我已经向平台方举报,并申请法院的禁令,限制他继续散布不实信息。
这些网络暴力,只会成为他罪加一等的证据。”
我确实没有理会。
因为我知道,这只是他最后的哀嚎。
果然,眼看网络暴力对我没用,陈锋使出了他的杀手锏。
一天晚上,他的微博账号突然更新了一条长文。
那是一封错别字连篇、逻辑混乱的“遗书”。
他在文中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被网络暴力逼上绝路的无辜青年,控诉世道不公,人心险恶。
文章的最后,他写道:“如果我死了,林霄,你就是那个刽子手。
我会在地狱里等着你。”
他想用“自杀”这招,来进行最后的道德绑架,博取舆论的同情,把我钉在耻辱柱上。
一瞬间,网络风向再次转变。
一些圣母心的网友开始涌入我的评论区,劝我“做人留一线”,“不要把人逼死”。
然而,我看着那篇漏洞百出的“遗书”,只觉得可笑。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死,是不会在遗书的配图里,用一张自己几年前精心修过的、看起来最帅的自拍的。
“他不会死的。”
我冷静地对沈佳说,“他比谁都怕死。
他这么做,只是虚荣心作祟的最后一搏,他想当一个悲情的英雄。”
沈佳那边很快传来了新的信息:“查到了,他这几天还在频繁接触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想做最后的抵押贷款。
看来他是想拿着钱跑路,而不是寻死。”
我笑了。
他的贪婪和虚荣,就是他最致命的弱点。
一个绝妙的计划在我脑中形成。
我用一个匿名的邮箱,联系了那家小额贷款公司。
我在邮件里,没有透露我的身份,只是以一个“知情人”的口吻,善意地“提醒”他们:“贵公司近期接触的客户陈锋先生,目前正因多项刑事罪名被警方调查,名下资产已被法院冻结,信用早已破产。
建议贵公司在放贷前,谨慎评估风险。”
邮件发出的第二天,我就从王浩那里听说了后续。
那家小贷公司立刻拒绝了陈锋的贷款申请,并且启动了紧急催收程序,要求他立刻还清之前欠下的所有款项。
陈锋最后的救命稻草,被我亲手"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07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