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19166" ["articleid"]=> string(7) "611763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2章" ["content"]=> string(3874) "

李妈妈:“……”

这不都是内宅夫人们自己安慰自己的说辞么?

否则成天跟小妾争风吃醋,哪有心思打理家族庶务?失了正室夫人的体面,管事们谁肯信服她?

当然就是要有各种说辞,叫她心里舒坦几分。

可人家那些小妾,都要喂药的。

正室夫人没生,就不会给妾室停药。

“我没得到‘金子’。该受的、不该受的罪,都是我受。”程昭说。

李妈妈:“别心急啊少夫人。”

程昭深吸几口气。

可能是在小日子里,她不太舒服,的确满心抱怨。

“您跟老奴诉诉苦,别自己憋着。”李妈妈似乎也懂她这点无伤大雅的小脾气,没有劝,反而助着她三分。

程昭说痛快了,自己也笑了。

接着一连小半个月,程昭都没有见过周元慎。

在晨晖院也没碰到。

这个晨晖院说是他的内书房,其实不重要。

就一个十二岁的小厮南风看守着,另有两个粗使婆子来打扫。打扫完了就走,是外书房的人。

而南风,时常跑得不见踪迹。问他,他说外书房的姐姐们有事寻他。

由此可见,这个内书房就是个歇脚的地方。

程昭一开始还忐忑,怕自己误入了周元慎的地盘,打扰了他清静;更怕内书房有什么贵重文书弄丢,她解释不清。

是她多心。

她去承明堂有段日子了,几乎把大夫人手头差事摸得一清二楚。

即将年关,外头庄子上没一个管事来回话。

在程昭的娘家,从十月份开始,田庄上的管事就陆陆续续回京。他们带回来的都是真金白银。

这个时候,程昭母亲身边的四个一等大丫鬟,全部都要用上珠算,做日做夜不得歇息。

年关是正院最忙碌的日子。

谁在这样日子里生事,母亲会脾气暴躁地严惩。故而每到年关,程昭都会非常乖。

而这段日子,桓清棠没到承明堂来。

程昭好几次瞧见她,她带着几个一等大丫鬟去太夫人的寿安院;大夫人自己,似乎没有愤愤不平,更没有紧迫感。

“……大夫人的管事权只是限于内宅。”程昭回来跟李妈妈说。

李妈妈很诧异:“大夫人操持中馈有些年头了,自己没察觉吗?”

“我也诧异。”

李妈妈还是不敢置信:“不至于吧?大夫人出身长陵侯府,她岂能如此没见识?”

“我自以为,周家的爵产更丰厚,比程家要多多了;大夫人宋氏的娘家更是比不上。

太有钱了,流入内院的足以让大夫人以为那些都是全部。”程昭说,“也许她并不知道周家爵产的全部收入。”

又说,“先帝在世时,赐予爵产比较苛刻。长陵侯府又是读书门第,也许还降级承爵了,手里未必还剩下多少东西。”

——除了清誉。

而周家这种靠着两位君王“从龙之功”的人家,爵产多得吓死人;最想要的是清誉,作为暴利之下的遮羞布。

周家选媳妇,专挑清门贵女。

李妈妈被程昭的分析惊呆了,还是叫程昭再看看。

程昭再次去承明堂的时候,仍是一切照旧,不多说半个字。

大夫人同她说:“每日叫你来,着实辛苦你了。大厨房就那点差事。不如这样,下个月开始,叫大厨房的管事往秾华院去回话,省得你奔波。”

程昭:“多谢大伯母厚爱。”

“那你好好表现,我也好向太夫人提。”大夫人说。

难得语气温和。

翌日下雪。

大雪一连下了三天,淹没了街道、压垮了房舍,造成了不大不小的雪灾。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04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