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18984"
["articleid"]=>
string(7) "611762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524) "第一章:穷途继承凶宅,初入宅门撞诡影林砚把最后一张求职简历塞进邮筒时,手机又响了——是催款短信,助学贷款的三万块逾期三天,银行说再不清还,就要上报征信。
他蹲在路边,看着来往的车流,二十三岁的年纪,刚毕业就失业,口袋里只剩六十二块钱,连今晚的房租都快交不起。
“叮——”短信提示音又响,这次是陌生号码,附带着一张泛黄的扫描件:“林砚先生,您祖父林正宏于2014年逝世,名下位于青瓦巷17号的林氏老宅,根据遗嘱由您继承,请于三日内前往青瓦巷居委会办理过户手续。”
林砚愣住了。
他对祖父的印象停留在十岁那年,老人穿着中山装,塞给他一块麦芽糖,说“老宅是林家的根”。
后来父母说祖父在老宅“意外”坠楼,怕不吉利,就再也没带他去过。
倒是邻里闲聊时,总说青瓦巷17号是“凶宅”,十年间没人敢踏进门,连路过都要绕着走。
“根?
现在这根怕是能救命。”
林砚咬咬牙,查了导航——青瓦巷在老城区深处,离他租的地下室四十分钟车程。
他揣着仅剩的钱,买了两个馒头,坐公交赶了过去。
居委会的张大妈递过一叠文件,眼神复杂:“小砚啊,这宅子……你真要?
十年前你爷爷坠楼那天,我就在巷口,听见老宅里有女人哭,后来你爷爷就从二楼窗户掉下来了,脑袋磕在台阶上,血流了一地。”
她压低声音,“而且这十年,每到你爷爷忌日,老宅的灯就会自己亮,有人说,是你爷爷的魂没散,也有人说,是宅子里的‘东西’在找替身。”
林砚攥着文件的手冒了汗,可一想到逾期的贷款和空荡的口袋,还是硬着头皮签了字:“张大妈,我没得选,先过户,以后再说。”
当天下午,林砚就骑着共享单车,驮着一个装着换洗衣物的背包,来到了青瓦巷17号。
老宅的朱漆大门掉了漆,门环上锈迹斑斑,门楣上的“林府”匾额裂了道缝,像道狰狞的伤疤。
他推开门,“吱呀”一声,风裹着霉味和一股若有若无的铁锈味扑过来,呛得他咳嗽。
院子里的老槐树枯得只剩光秃秃的枝桠,树皮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红痕,歪歪扭扭的,像无数个“死”字"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03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