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18683"
["articleid"]=>
string(7) "611759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678) "待发的黑风军。
最终,我还是脱下了盔甲。
我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大局。
为了北境的百年和平,牺牲一些人,是必要的代价。
<我亲手,将那封血书,投入了火盆。
看着它化为灰烬,我仿佛也看到,我的原则,我的底线,我一直坚守的为将之道,也随之,烧成了一捧,无力的灰。
6李烨的势力,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他连下七城,收拢了近五万旧魏残部,俨然已成气候。
北境的蛮族,被他杀得闻风丧胆,纷纷向更北的苦寒之地迁徙。
大燕的北境,确实,迎来了久违的安宁。
我当初的设想,似乎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可我的心中,那股不安,却与日俱增。
京城里的暗流,也愈发汹涌。
兄长秦枫的来信,一封比一封急切。
他说,朝中的几位皇子,已经将我秦家,视作了眼中钉。
他们大肆散播谣言,说我秦沐雨拥兵自重,与域外之君(李烨)勾结,图谋不轨。
“沐雨,速归!”
兄长在信中写道,“再不回京自辩,恐生大祸!
那李烨,绝非善类,你这是在与虎谋皮!”
我何尝不知京中凶险。
可三十万黑风军,是我秦家世代的基业,是我唯一的倚仗。
一旦我离开北境,这支军队,必将被皇子们瓜分殆尽。
到那时,我秦家,才是真正任人宰割的羔G羊。
我只能选择相信李烨。
相信他会信守承诺,成为那面忠诚的“盾”。
我甚至将兄长的担忧,在回信中,向李烨透露了一二,希望他能明白我们如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李烨的回信,很快就到了。
信中,他对我所处的困境,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切与愤怒。
“沐雨之困,皆因我而起。
若非我,将军又何须受此宵小构陷。”
“京中污浊,非将军久留之地。
北境风光,虽不及京城繁华,却有我李烨,一颗赤诚之心,可为将军遮风挡雨。”
“若有朝一日,将军在大燕再无立锥之地,这新魏的宫门,将永远为将军敞开。”
他的字字句句,都充满了理解与慰藉。
他将自己,放在了一个绝对忠诚的、仰慕者的位置上。
我看着那封信,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被这暖言温语,渐渐抚平了。
我当时是多么的愚蠢。
我只看到了他信中的“赤诚"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02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