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18650" ["articleid"]=> string(7) "611759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618) "名为《搭档吧_原始素材_完整版》。

上传至云端,设置双重验证。

做完这些,我站起身,走到墙边。

那里挂着一幅未展出的照片——凌晨四点的片场,空荡的椅子上搭着一件旧毛衣,光影斑驳,像一场无人见证的告别。

我盯着它看了很久。

直到天边泛起微光。

手机忽然响了。

是苏哲,我的策展人。

“晓姐,好消息!

《神坛之下》系列入围了——”5 她设局陷害我抄袭,他当众掀桌护我到底苏哲的电话来得突然,语气里带着压不住的兴奋:“晓姐,入围了!

《神坛之下》进了国际纪实摄影大奖初选名单,全球才十个名额,你是唯一入围的华人女摄影师!”

我握着手机站在窗边,雨还在下。

玻璃上的水痕像裂开的命途,而此刻,一道光劈了进来。

“十年了,没人做到过。”

他声音发颤,“你做到了。”

我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电脑屏幕——那组照片静静躺在文件夹里:冰岛雪地里蜷缩的人影、庆功宴后台顾屿睡着的侧脸、凌晨三点收工后空荡的片场……全是被遗忘的瞬间。

它们曾是我生活的残片,如今成了别人眼中的艺术。

可第二天,热搜炸了。

#念(Nian)抄袭张艺# 高居榜首,点进去是一篇三千字长文,标题耸动:《“新锐”还是“窃取”?

“念(Nian)”涉嫌剽窃张艺2016年作品〈坠落〉》。

九宫格对比图铺满页面,角度、光影、构图都被强行关联。

评论区一边倒:“原来天才都是抄出来的”“爆红不过是个骗局”。

我冷笑,打开硬盘准备调原始底片——时间戳、云备份、大学作业存档,全都有。

可当我插入移动硬盘时,系统弹出错误提示:该设备未找到任何有效数据。

我整个人僵住。

那是我唯一没上传云端的本地备份,存着七年来所有原始拍摄记录。

酒店清洁工说打扫时误删了,还写了道歉信。

可我知道,不是意外。

张艺在采访里轻描淡写地说:“年轻人成名太快容易迷失,希望她能守住初心。”

话是体面的,刀却是递出去的。

真正动手的是林晚——她爸赞助过张艺个展,人情债,总要还。

我坐在工作室地板上,一根烟点燃又掐灭。

外面风声很大,像谁在耳边"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02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