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18168" ["articleid"]=> string(7) "611753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671) "所布局:宋代军器监下设“作院”,按天干分坊,每坊专司一类兵器,铁匠不得跨坊,违者重罚。

赭色短褐:宋代匠役服色有制,铁匠多着赭(红褐色)衣,以别于兵卒(黑)、民夫(白)。

2 一支箭的脊梁

丙字七坊的铁料,是本地煤炼的生铁,色青而脆,敲之有裂音。

张民生第三日便发现了——照军器监图样打的箭镞,薄刃锐尖,看似锋利,实则一碰硬甲即崩。

他亲眼见试射场上,十支箭有七支半空断裂,余下三支嵌入皮靶,却未透。

“脆铁打薄器,等于送将士去死。”

他低声对邻炉老赵说。

老赵苦笑:“图样是枢密院定的,你改一分,就是抗令。”

张民生没再说话,只把当日配给的铁料多留了半两,藏在风箱夹层里。

夜里熄火后,匠人们回棚,他借口“风箱漏气”,留在坊中修补。

等巡夜兵卒走过,他悄悄生起小炉,用私藏铁料重打箭镞——镞脊加厚三分,尾部多锻一道凹槽,刃口不求薄,但求韧。

他打了一支,又打一支,至五更天,共成七支。

每支皆无铭文,无标记,混入明日公器中,无人能辨。

次日试射,七支箭全数穿透双层皮甲,钉入木靶三寸。

监工大喜:“丙字七坊箭镞精良,赏糙米半升!”

张民生低头领赏,手心全是汗。

可第三日,麻烦来了。

军器监主簿亲自带人查坊,手持图样,逐支比对。

他拿起一支箭,眯眼细看,忽然冷笑:“此镞脊厚,尾有暗槽,非图样所载!

谁改的?”

坊中死寂。

张民生站出来:“是我。”

“为何擅改?”

“图样箭镞,遇金兵铁甲即断。

我改之,为保将士性命。”

主簿盯着他,目光如锥:“你倒有心。

可军令如山,图样即法。

改一毫,便是违制。

按律,鞭二十,扣粮半月。”

鞭子抽在背上,火辣辣地疼。

张民生咬牙不吭声,只觉血渗进赭衣,黏在脊梁上,像一道铁锈。

夜里,老赵偷偷塞给他一块盐布:“敷上,防溃烂。”

张民生摇头:“不碍事。

铁匠的背,比铁砧还硬。”

老赵叹道:“你傻啊!

改箭是善心,可命没了,善心给谁看?”

张民生望向营外——月光下,府城城墙如铁脊横卧。

“若箭断在半空,将士倒下,他"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00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