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18104"
["articleid"]=>
string(7) "611752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424) "后会帮企业对接欧盟资源。
我还特意研究了每家机构合伙人的公开演讲,记下来他们最在意的关键词:有的看重“技术壁垒”,有的盯着“市场规模”,还有的怕“团队不稳定”。
针对这些,我把“她算力”的BP改了17版:给看重技术的机构,重点放专利申请进度;给看重市场的机构,附上周详的北欧客户调研数据;给怕团队不稳定的机构,加了“核心成员股权锁定协议”——其实那协议是我瞎编的,但至少能让他们看到我的诚意。
那段时间,我每天泡在咖啡馆里见投资人,喝Dirty喝到咖啡师都认识我,直接给我留了专属杯。
有次见完一家机构,我刚走出咖啡馆就吐了——连续三天没睡够五小时,胃早就扛不住了。
我蹲在路边,看着手机里团队发来的“算法优化进度”,咬咬牙又站起来,下一家还在等着我。
终于,在第32次碰壁后,我在一家隐蔽的地下酒吧碰到了清流资本的Eve。
她穿着一双脏脏的老爹鞋,手腕上缠着五根颜色各异的发圈,扎着利落的低马尾,跟其他穿高跟鞋、端着咖啡杯装腔作势的投资人完全不一样。
她一坐下就说:“别跟我扯虚的,你们的核心技术到底能不能落地?”
我没急着回答,而是打开电脑,调出阿青做的“能耗监测演示视频”:屏幕上,我们的模型在模拟北欧圣诞季大促时,服务器能耗比行业平均水平低32%,且算力稳定性能保持99.9%。
“我们的算法能实时调整算力分配,比如凌晨三点用户少的时候,自动切换到太阳能供电;大促峰值时,优先调用低能耗节点。”
我指着屏幕,“而且我们已经对接了两家北欧零售企业,他们愿意做试点。”
<Eve盯着屏幕看了十分钟,然后推过来一份term sheet:“pre-A轮,两千万,估值一亿。”
我接过文件,手指在纸面上轻轻敲了两下,目光扫过对赌条款——要求未来两年流水达到5亿,否则创始人要割让30%股份。
我直接摇头:“对赌流水?
不签。
我要的是equity,不是卖身。”
流水这东西,受市场影响太大,我不能拿团队的心血赌。
Eve叼着吸"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0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