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18103" ["articleid"]=> string(7) "611752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417) "加班。”

我眼眶瞬间发热。

记得去年团建,这姑娘宁可回家煮银耳羹也不参加深夜加班,当时还被老板批“没有团队精神”。

此刻她发亮的眼睛让我想起三年前的自己,那个在茶水间偷偷跑算力模型、怕被发现不敢开大灯的夜晚。

“钱的事,我来解决。”

我挺直脊背,点开共享屏幕,上面是我刚拟好的“启动计划”:“我把房子抵押了,能换200万,够租服务器、找外包做初步开发;莉莉之前对接过的那家新能源供应商,我已经联系了,他们愿意用‘资源入股’,给咱们提供低价算力支持;老周,你之前写的那套算法,咱们再优化下,就能当核心技术壁垒……”两小时的热烈讨论里,我们在白板上画满思维导图:阿青提出要加“能耗实时监测模块”,说“客户肯定想直观看到省了多少电”;小宇主动请缨做市场调研,说“他表哥在欧盟留学,能帮着查最新的碳政策”;晓雨突然发来消息,说她也想加入,“虽然我不懂技术,但我能做行政、管后勤,不要工资,先占个股份”。

当笔尖最终圈定“HERO·她算力”这个名字时,全组都欢呼起来——把HER放在O前面,这不仅是字母表的革命,更是我们要用技术重新定义行业规则的宣言。

散会前,我截了张屏,发在群里:“从明天起,咱们就是‘她算力’的第一批员工,目标只有一个——让那些说‘女性做不了技术创业’的人,闭嘴。”

3融资的过程比相亲还要残酷——不仅要被反复审视商业模式,还要接受投资人对团队背景、股权结构的灵魂拷问,甚至有人开玩笑说,风投的尽调问卷比婚前协议还详细。

为了找到合适的资方,我硬是把136家风投机构翻了个底朝天。

没像网上说的那样看“星座、离婚史”,我做的是更实在的功课:把每家机构的“女性创业者项目退出率”“投后赋能案例”“LP对绿色科技的偏好度”整理成Excel表格,用条件格式标红高风险项——比如某机构近三年投了5个女性创业项目,4个没撑过B轮;用数据透视表分析行业命中率——发现清流资本在“绿色科技”领域的成功率高达60%,且投"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00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