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17478" ["articleid"]=> string(7) "611746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590) "么聪明,遇到事不慌不忙,比他强多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苏晚没再用真丝线,而是用泡黑的粗棉线,在素绸上绣起了水墨竹石。

她用 “滚针” 绣竹竿,线条挺拔;用 “乱针” 绣竹叶,层次分明;竹下还绣了几块石头,用 “切针” 表现出石头的纹理。

虽然用的是粗线,却比之前的并蒂莲更有韵味,像一幅活生生的水墨画。

第二天一早,王秀兰来取小样,看到水墨竹石的瞬间,眼睛都直了:“我的娘哎!

晚晚,你这手艺也太神了!

这竹子看着就像要从布上长出来一样!

比并蒂莲还好看!”

苏晚笑着说:“秀兰姐,本来想给你绣并蒂莲的,可绣线被我不小心弄脏了,就改了水墨竹石,你要是不满意,我再给你重新绣。”

“满意!

太满意了!”

王秀兰赶紧摆手,“就这个!

四扇屏都绣成水墨竹石,工钱我再给你加十块,凑六十块!”

躲在屋里的张桂兰和陆梅听到这话,脸都白了 —— 她们想让苏晚出丑,没想到反而让她多挣了十块钱!

4 权威认可:文化馆来人,订单找上门水墨竹石的小样不仅让王秀兰满意,还在村里传开了。

不少村民都来找苏晚,想让她绣个帕子、绣个枕套,苏晚都一一应下,虽然工钱不多,但也能补贴家用。

张桂兰看着苏晚越来越受欢迎,心里的气也消了不少,每天不仅做白面馒头,还主动帮苏晚烧火、喂鸡,想让苏晚多绣点活,多挣点钱。

这天上午,苏晚正在院里绣王秀兰的四扇屏,院门口突然来了辆自行车,下来个穿中山装的男人,手里拿着个公文包,看着很斯文。

“请问这里是苏晚家吗?”

男人走进院子,目光落在苏晚的绣架上,眼睛一亮。

<“我是苏晚,您找我有事吗?”

苏晚放下绣针,站起身。

“我叫李建国,是县文化馆的。”

男人掏出个工作证,递给苏晚,“我听王秀兰说你苏绣绣得好,特意来看看。

你这绣的是水墨竹石?”

苏晚点点头,把绣架挪到李建国面前。

李建国凑过来,仔细看着绣面,不时用手指轻轻抚摸绣线:“好!

太好了!

你这针法很独特,水墨效果做的比专业绣坊的还好!

现在国家提倡保护非遗技艺"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8989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