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14938" ["articleid"]=> string(7) "611705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1章" ["content"]=> string(3716) "

林星挽感觉压力山大。这相当于让她去设计一个既能炸掉对手碉堡,又不会伤到自己的精确制导导弹。“顾总,这……这比我P图P出八块腹肌还难啊。我得考虑怎么用得巧妙,用得对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得猜不透这料是从哪儿来的。”

“我给你两天时间。”顾延之说,“两天后,我要看到完整的谈判策略。”

林星挽:“……”两天?老板,您是不是对“完整”这个词有什么误解?我连资料里的金融术语都还没完全弄明白!但她不敢反驳,只能硬着头皮说:“是,顾总。保证完成任务!我这就去闭关修炼,争取悟出商业谈判的‘葵花宝典’!”

接下来的两天,林星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感觉自己不是在制定谈判策略,是在写一本《如何用一份来历不明的黑料,撬动百亿并购案》的教科书。她把资料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结合自己对塞伯坦资本和诺伊曼科技的了解,以及她那“P图思维”——如何通过细节的调整,让一张图看起来完全不一样,但又无法反驳其“真实性”——她开始构建她的方案。

“不能直接说他们专利有缺陷,得让他们自己暴露。”林星挽在白板上写写画画,“也不能直接点名那个技术负责人收了回扣,得让他们内部先乱起来。”

她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和试探性的陈述,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逼近真相。她甚至模拟了对手的反应,以及她和顾延之应该如何接招。这感觉,比她当年P图给客户做N个版本修改还烧脑。

两天后,她将一份厚厚的报告和一份PPT演示文稿放在了顾延之的办公桌上。

“顾总,这是我的策略。”林星挽说,“我称之为……‘温水煮青蛙’加‘隔山打牛’混合战术。”

顾延之看着PPT里那些花里胡哨的箭头和图表,以及林星挽用网络流行语标注的关键节点,没有发表评论,只是点了点头。

谈判当天,气氛凝重。林星挽坐在顾延之身后,感觉自己像个随时准备递刀的军师。顾延之按照她制定的策略,一步一步推进。他没有咄咄逼人,反而显得异常冷静和专业。

他先是抛出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精准地触及了诺伊曼科技资料中提到的那些“黑料”边缘。

“关于贵公司几位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方案,我有一些疑问……”

“我们对贵公司一项关于XX技术的专利非常感兴趣,但在技术验证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理论上的不确定性。”

每当顾延之抛出一个问题,诺伊曼科技的代表团都会出现一阵小小的骚动。他们的脸色开始变得不自然,眼神在团队内部交流,透着一丝慌乱。

林星挽坐在后面,心里的小人已经开始鼓掌了:“牛啊老板!我的‘温水煮青蛙’奏效了!这感觉,就像我P图P得天衣无缝,客户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儿不对!”

顾延之继续按照策略,不紧不慢地抛出更多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小刀,精准地扎在对手的痛处。他们试图解释,试图回避,但越解释越乱,越回避越显得心虚。

最终,当顾延之轻描淡写地提到诺伊曼科技某项关键技术的“理论缺陷”可能导致大规模返修风险时,对方代表团彻底绷不住了。他们的秘密策略被完全看穿,谈判局势瞬间倾向顾氏。顾氏即将取得阶段性胜利。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887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