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13668" ["articleid"]=> string(7) "611690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6章" ["content"]=> string(3599) "
他没再说话,猛地低下头,像条被打断了脊梁的癞皮狗,拖着沉重的步子,一声不吭地、飞快地转身离开了知青点的院子,背影消失在挂着白霜的土路尽头。
腊月二十九,高沟公社的年集比往年更热闹几分。积雪被踩成了黑泥浆,混合着牲口粪便的气味,在冻硬的土路上肆意流淌。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小孩的哭闹声,汇成一股喧嚣的洪流。
严荷的小摊子没摆在显眼处,只在供销社侧面背风的墙根下铺了块洗干净的旧门板。门板上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一摞摞鲜艳夺目的小衣服——靛蓝拼军绿的小褂子,枣红拼姜黄的带帽小棉袄,土黄拼靛蓝的小开裆裤……甚至还有用各色碎布头拼成的虎头帽、小围嘴!每一件都针脚细密,配色大胆又和谐,充满了童趣盎然的生命力。跟旁边摊位上灰扑扑、样式单一的老棉袄一比,简直是掉进鸡窝里的凤凰。
“哎呀!这衣裳真鲜亮!咋卖的?”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媳妇被吸引过来,拿起一件红黄拼色的小棉袄,爱不释手地摸着。
“小褂子一块五,小棉袄两块,裤子一块八,帽子围嘴五毛。”严荷笑着报价。这个价格,比整块布做的成人衣服便宜太多,又比扯布自己做省事好看。
“给我家小子来件小褂子!要这件靛蓝袖子的!”媳妇爽快地掏钱。
“我要那件带老虎头的棉袄!给我家虎子穿,应景儿!”
“帽子!帽子给我留一顶红的!”
……
小小的摊子前迅速围拢了一大圈人,大多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两块钱,能给孩子换一身鲜亮体面的过年新衣,谁不乐意?碎布拼成的童装,像一阵旋风,瞬间席卷了沉闷的年集。
严荷忙而不乱,收钱、拿货,偶尔帮心急的顾客在孩子身上比量一下大小。王大嫂和李淑兰也在一旁帮忙吆喝、维持秩序。周秀珍坐在旁边一个小马扎上,手里也没闲着,用剩下的碎布头飞快地缝着新的小围嘴,针线在她枯瘦却异常稳定的手指下翻飞如蝶。
“荷丫头!你这脑子咋长的!一堆没人要的碎布头,到你手里就成金疙瘩了!”王大嫂一边收钱,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严荷笑了笑,目光无意间扫过不远处一个同样围着不少人的摊子——是柳树屯的张桂花。她摊子上也摆了几件童装,样式……竟和严荷这边的有七八分相似!也是拼色,也是小褂子小棉袄,只是针脚粗大歪斜,配色土气扎眼,用的布料也是更廉价的、洗几次就会发硬起球的劣质土布。一件褂子卖一块钱,比严荷的便宜五毛。
张桂花正唾沫横飞地招揽生意:“瞧一瞧看一看啊!便宜又好看的娃娃新衣!一块钱一件!比那边知青卖的便宜五毛!穿个新鲜嘛!”
几个贪便宜的妇女围了过去,拿起衣服翻看,摸着那粗糙的针脚和劣质的布料,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
严荷眼神冷了冷。又是模仿!而且是更拙劣、更急功近利的模仿!她刚用碎布童装打开局面,张桂花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鬣狗一样扑了上来,试图用低价劣质货分一杯羹,甚至不惜砸掉这个刚刚萌芽的市场!
“呸!不要脸!”李淑兰也看见了,气得啐了一口,“刚说不模仿你的款式,转头就抄娃娃衣服!还做得这么糙!这不是坑人嘛!”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884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