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12362" ["articleid"]=> string(7) "611675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2章" ["content"]=> string(3713) "
林宇看着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会吧。”他顿了顿,补充道,“到时候,我要站在你左边,让后来的人知道,我们是一起的。”
苏晴的脸颊在月光下泛起淡淡的红,轻轻“嗯”了一声,伸手牵住他的手。这一次,谁也没再松开。
小渊回头看到,拽了拽老秦的袖子,挤了挤眼睛。老秦笑着拍了拍他的头,眼里的光,比天上的月亮还亮。
前方的路还很长,夜色里藏着未知的岔路,或许还有时序会残余的阴影。但此刻,四个人的影子在月光下依偎着,像一块完整的拼图,缺了谁都不行。
林宇握紧苏晴的手,能感觉到她掌心的温度,也能感觉到怀里定星盘的轻微震动——那是与落星潭星核石的共鸣还未散去,是历代守护者的嘱托还在回响,是属于他们的故事,刚刚写下序章。
他知道,守护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一条长长的路。路上会有凉茶的清甜,有鸡蛋的香,有村民的念叨,有艄公的船歌,还有身边人手心的温度。这些,都会像定星盘的光一样,亮着,暖着,照亮后面的人,也温暖着自己。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的虫鸣,四个人的脚步声在小路上轻轻响着,一步一步,朝着有光的地方走去。
晨雾像一层薄纱,裹着古驿道上的青石板路,踩上去能感觉到潮气从鞋底漫上来。林宇一行人的脚印在石板上洇出淡淡的水痕,又被随后的风吹得渐渐模糊,像从未留下过痕迹。
“这驿道怕是有上千年了。”周老拄着拐杖,在石板上敲了敲,“你看这磨损的程度,中间低两边高,是被多少代人的脚印磨出来的。”他指着路边一块嵌在土里的石碑,碑上刻着“距汴梁三百里”,字迹已被风雨啃得斑驳,“当年运送定星盘的队伍,说不定就从这儿走过。”
苏晴蹲下身,用指尖拂去碑底的青苔,露出底下一行更浅的刻字:“星轨偏,需北行。”字是用利器刻的,笔画很深,像是刻字人用尽了全身力气。“这是……守护者留下的标记?”
林宇拿出玉佩比对,碑上的星轨走向与玉佩背面的纹路完全吻合:“是提醒后来者,定星盘的能量轨迹发生了偏移,需要往北调整。看来历代守护者不仅守着物件,还在不断修正它的轨迹。”
小渊突然指着驿道前方的岔路口:“你们看,那边的树好像被人砍过。”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岔路入口的老槐树枝干有新的断口,断面上还凝着树脂,显然是近几日才被砍断的。更奇怪的是,断口处被人用黑漆画了个扭曲的蛇形,与影蛇卫面具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时序会的人来过。”林宇的手按在腰间的佩刀上,定星盘在怀里微微发烫,“这蛇形是他们的记号,意思是‘此路不通’,但更可能是陷阱。”
老秦从背包里翻出个小小的罗盘,指针在蛇形记号前疯狂转动:“地下有能量波动,是逆时之心的残留气息。他们在这里动过手脚。”
苏晴走到岔路深处几步,回头道:“地面的土是松的,像是埋了东西。”她从靴筒里抽出短刃,在松土里轻轻划了划,刀尖碰到硬物发出“叮”的轻响。
林宇示意众人退后,自己则用佩刀小心地刨开浮土。随着泥土一点点被拨开,一个巴掌大的青铜盒子露了出来,盒子表面刻着与定星盘相反的纹路——所有星轨都是倒转的。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881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