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91377" ["articleid"]=> string(7) "611141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2章" ["content"]=> string(3699) "
张诚顺利进入了学校奥数集训队。集训队的成员基本都是高二高三的学长学姐,起初他们对这个“小豆丁”的加入颇不以为然,甚至有些轻视。但几次集训下来,当张诚以碾压般的姿态,轻松解决掉所有让他们抓耳挠腮的难题,并能用多种方法给出优美解答时,所有的轻视都化为了由衷的敬佩和一点点……受挫感。
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与狗的差距还大。这句话,此刻成了集训队成员们心中共同的慨叹。
备战的日子紧张而充实。张诚并未因实力超群而懈怠,他系统地梳理了奥数各大板块的知识点,研究了大量的历年真题和经典赛题,甚至自己尝试出一些有深度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他感觉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尤其是对“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的把握,变得更加圆融通透。那原本停滞不前的数学经验条,似乎也随着这种高强度的思维锤炼,而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
初赛、复赛……张诚一路以无可争议的满分成绩,如同砍瓜切菜般轻松晋级,他的名字,也开始在市级、乃至省级的奥数圈子里小范围地流传开来。
终于,省赛的日子到了。
考场设在省城的一所重点中学。当张诚在陈老师和一中校领导的陪同下走进考场时,再次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那些来自全省各地、身经百战的优秀高中生们,看着这个需要监考老师帮忙调整座椅高度才能勉强够到桌面的小考生,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有愕然,有好笑,有不屑,也有若有所思。
张诚对这一切视若无睹。他平静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将准考证和文具摆放整齐,然后便闭目养神,等待着考试的开始。
铃声响起,试卷下发。
张诚睁开眼,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掠过试卷上的六道大题。组合数学的巧妙构造、数论的深邃性质、不等式的精巧放缩、几何的优美变换……一道道题目,在他眼中迅速被分解、解析,转化为清晰的解题路径。
考场里,很快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叹气声、挠头声和笔尖急促敲击桌面的声音。奥数省赛的难度,足以让绝大多数尖子生感到绝望。
唯有张诚所在的角落,一片寂静。他运笔如飞,神情专注而平静。草稿纸上,没有太多杂乱的计算,只有清晰的思路框架和关键步骤。他书写解答的过程,仿佛不是在应试,而是在进行一场优雅的数学创作,每一个符号,每一行推理,都蕴含着严谨的逻辑与简洁的美感。
监考老师不由自主地在他身边多停留了几次,看着那工整(相对于他的年龄而言)却透着一股凌厉劲道的笔迹,以及那些跳出了标准答案框架、充满灵气的解法,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叹。
考试时间刚过一半,张诚已然完成了所有题目的解答,并进行了细致的检查。他再次闭目,在脑海中将每一道题的解法重新推演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便平静地举手,提前交卷。
在众多考生混杂着震惊、羡慕、嫉妒乃至“这小孩是不是放弃了”的复杂目光中,张诚小小的身影,再次平静地离开了考场。
等待成绩的日子,对于一中的领导和陈老师而言,是一种甜蜜的煎熬。而对于张诚,则不过是日常学习中的一段插曲。他依旧按部就班地学习着更高层次的知识,仿佛那场决定很多人命运的考试,与他无关。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709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