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85197" ["articleid"]=> string(7) "610988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562) "要的同盟。

“回复大小姐,就说……景珩必不负所望。”

他淡淡说道,转身又投入了繁杂的边关事务之中。

边关的风沙,磨砺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目标和责任。

<第七章:初露锋芒时光荏苒,两年转瞬即逝。

五皇子萧景珩已从北疆归来。

两年的边关历练,使他褪去了几分京城皇子的文弱,肤色微深,眉宇间增添了风霜磨砺出的坚毅与沉稳。

他回京后,并未居功自傲,反而更加低调,除了按例上朝、去衙门点卯,便是闭门读书,或是与一些名声不显却颇有实学的文人官吏交往。

然而,承乾帝却开始将一些重要的、具体的事务交给他处理。

先是督办京畿水利,萧景珩亲自勘察河道,合理调度,在汛期前完成了堤防加固,使得当年京畿平稳度汛,赢得百姓称颂。

后又派他审理一桩牵扯到地方豪强的陈年积案,萧景珩不徇私情,明察秋毫,将案件审理得清清楚楚,还了受害者公道,在清流中赢得了“明断”之名。

这一切,沈清梧在背后功不可没。

她通过侯府的人脉和母亲长公主留下的暗线,为萧景珩提供了大量信息和支持,助他精准地把握朝局动向,避开陷阱,高效办事。

两人默契配合,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将五皇子“务实、能干、公正”的形象一点点树立起来。

反观三皇子萧景玄,这两年间,虽仍圣宠不衰,但行事却渐露颓势。

他过于倚仗淑妃母族势力,在吏部安排亲信,引得一些老臣不满。

与沈月柔成婚后,初期倒也恩爱,但沈月柔的小性子和争风吃醋,渐渐让萧景玄感到烦躁。

加之沈月柔虽得宠,但其生母柳氏在侯府内因沈清梧的压制而难以兴风作浪,未能给三皇子带来预期的、来自靖安侯府的全力支持,反而因为沈清梧明确站在五皇子一边,导致靖安侯府在朝中态度暧昧,使得三皇子阵营对沈月柔也颇有微词。

此消彼长之下,朝中局势悄然变化。

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开始注意到五皇子的能力和潜力。

一些被三皇子一系排挤的官员,也暗中向五皇子靠拢。

这一日,承乾帝在御书房召见几位重臣,商议北方战事。

鞑靼大举入侵,镇北将军虽奋力抵"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65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