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85146" ["articleid"]=> string(7) "610988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580) "舞越平凡:郑丹丹的跨洋绽放七年没碰过舞蹈鞋的郑丹丹,在二十二岁那年把磨破的脚尖重新绑进绸布里时,想起的是七岁那年奶奶用旧布条为她扎的第一双舞鞋。

北京关爱学校的操场上,孩子们用身体拼出“父亲”两个字时,郑丹丹正站在队伍中心。

这个曾经因贫困而被迫放弃舞蹈梦的女孩,此刻眼眶湿润地望向她的“校长爸爸”石青华。

她不会想到,这只是她人生舞台上第一个转折点,而更远的国际舞台,还在等待她的登场。

01 困苦起点郑丹丹的童年是由碎片拼凑而成的。

襁褓中母亲因家贫离家出走,父亲在外打工,她与奶奶相依为命。

七岁那年,奶奶带着她流浪到北京寻找父亲,却只找到一病不起的亲人。

祖孙二人被迫以捡废品为生,每天在城市的边缘挣扎求存。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一个寒冷的冬日。

北京关爱学校校长石青华发现了这个住在工棚里、天天扒垃圾的小女孩。

他笑眯眯地对她说:“和叔叔走吧,让你读书,认字,还能免费吃饭。”

郑丹丹的眼睛瞬间亮了,奶奶也乐得合不拢嘴。

初到学校的郑丹丹独来独往,不善交流。

石青华观察许久,发现这个女孩在无人的教室里喜欢独自跳舞,轻声哼着歌。

那时,学校正好获得音乐学院的免费授课机会,石青华想办法买来十把小提琴,郑丹丹从中选了一把。

02 梦想萌芽在音乐学院的老师指导下,郑丹丹的音乐天赋迅速显现。

她学得比别的孩子快,小提琴拉得也比别人好。

然而,在她心底,舞蹈的火焰从未熄灭。

每天清晨,当其他孩子还在睡梦中,她已经在操场上练习基本功,没有镜子就把影子当老师。

石青华发现了她的双重天赋,为她争取到在酒店音乐厅演奏的机会。

郑丹丹带着同学们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春》,曲终时掌声四起。

她眼含热泪拥抱住石青华:“校长爸爸,我的理想是当服务员,现在我可以在音乐厅演奏,而不是去端盘子,谢谢您!”

然而,郑丹丹内心清楚,演奏小提琴虽美,却无法替代舞蹈带给她的悸动。

她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偷偷跟着视频学习舞蹈基础。

没有专业指导,她就一遍遍回放观察,常常为一"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65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