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84628" ["articleid"]=> string(7) "610982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6章" ["content"]=> string(2728) "艰难的一步,我迈出去了。

灰烬里,是种不出玫瑰。

但只要种子还在,只要有阳光和水,就能长出新的东西。

更顽强,更有生命力的东西。

10员工大会的效果,立竿见影。

公司的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升。

涨薪的承诺,第二天就兑现了。

新的运营优化部,三天内就收到了上百份来自一线的建议。

有飞行员提出,优化某个跨洋航线的风切变规避路径,可以平均节约8分钟的飞行时间。

别小看这8分钟,一年下来,光油钱就能省下几百万。

有乘务长建议,改进经济舱的餐食供应流程,可以减少浪费,同时提高乘客满意度。

有机务工程师,提交了一份关于起落架液压系统预防性维护的详细方案,能将故障率降低千分之二。

我把这些建议,一份份看完,批复。

能立刻执行的,马上执行。

需要论证的,立刻组织专家团队。

那个提出优化航线的飞行员,我直接把他提拔成了优化部的副主管。

整个公司,像一台重新上满了油的发动机,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以前那种死气沉沉,混日子的风气,一扫而空。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只是个打工的。

自己说的话,有人听。

自己做的事,有价值。

当然,麻烦也接踵而至。

王开山那帮人留下的窟窿,太大了。

财务报表一查,烂账一大堆。

好几条航线,长年亏本运营,就为了某些人的面子和回扣。

几架老旧的飞机,维修记录不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我当机立断。

亏本的航线,砍掉。

有问题的飞机,停飞。

哪怕会让财报变得更难看,哪怕会让运力暂时紧张。

安全,是不能妥协的红线。

长痛不如短痛。

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和新提拔上来的几个核心骨干,没日没夜地开会。

重新梳理每一条航线,重新评估每一架飞机的状态,重新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

那段时间,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咖啡当水喝。

桌上堆满了飞行图,财务报表,性能数据。

我跟小陈开玩笑说,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准备一场战争。

她却一脸认真地对我说:“乔总,你就是在打仗。”

是啊,我就是在打仗。

对手是过去的沉疴,是行业的壁垒,是虎视眈眈的竞争者。

我没有退路。

我身后,是几千名员工"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63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