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84467"
["articleid"]=>
string(7) "610980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654) "。
那天,我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是国内最顶级的文学期刊,《收获》编辑部打来的。
他们看到了我那篇被周凯判为“AI生成”的稿子,非常欣赏,希望能得到授权,在下一期的杂志上全文刊载。
我有些恍惚。
那篇给我带来了一场无妄之灾,也开启了一场疯狂复仇的稿子,最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得到了它应有的认可。
我答应了他们。
稿子刊发后,在文学圈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很多人都在讨论,那篇文字里,那种古典的韵味和现代的思考,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当然,也有很多人,把我就是“尘嚣”这件事,当成了一个默认的事实。
我依然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尘嚣”是谁,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还能不能写出,并且保护好,那些不被AI的算法定义,只属于人类的,有筋骨、有温度的文字。
第14章 新的开始年底,那篇发表在《收获》上的稿子,意外地拿了一个文学短篇奖。
颁奖典礼上,我见到了陈望道教授。
老先生精神矍铄,他握着我的手,笑了笑。
“林烨,我没看错你。”
“你的文字,比十年前的《尘嚣》,更沉了,也更锋利了。”
我笑了笑:“都是被逼出来的。”
轮到我上台领奖时,我没有念准备好的获奖感言。
我看着台下,看着那些年轻的、热情的、对文字充满信仰的眼睛。
我只说了几句话。
“这个奖,不只属于我。”
“它属于每一个,在深夜里,为了一个句子、一个标点,反复推敲的创作者。”
“技术很重要,但它应该是我们的翅膀,而不是我们的牢笼。”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我们手里的笔,有尊严地,写下每一个我们想写的故事。”
“谢谢大家。”
台下,响起了长久的掌声。
我看到陈教授在第一排,微笑着,向我点了点头。
那一刻,我心里那场持续了几个月的战争,才算真正落下了帷幕。
第15章 尾声颁奖礼结束后,我收到了星文平台新任CEO的短信。
只有一句话:“林老师,谢谢你。”
我没有回复。
我知道,他谢的不是我,而是我为他们,乃至为整个行业,带来的那场刮骨疗毒的“危机”。
有时候,毁灭,也是一种重生。
我回到家,电脑屏"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628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