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83793"
["articleid"]=>
string(7) "610972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578) "。
这种情绪让我感到很不适应,它压抑着我,让我有些喘不过气。
我开始怀疑,我的“卧底”身份,是不是要彻底动摇了?
我爸的直播事业如日中天,而我,这个“卧底”摄影师,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我发现,我爸虽然是老干部,但对新媒体的接受度却出奇的高。
他会虚心听取我的建议,比如如何调整光线,如何运用转场,甚至连一些流行的网络梗,他也能活学活用,巧妙地融入到他的历史故事中。
我开始把我的专业知识,我的“Z世代”审美,不自觉地融入到他的直播制作中。
我的剪辑让历史画面更具冲击力,我的构图让直播画面更生动。
有一次直播,我们探访了一个废弃的老兵之家。
我爸正对着镜头,讲述一位老红军的传奇经历。
突然,直播间里飘过一条弹幕:“老赣A,我爷爷也是红军,他老说当年在战场上,最怕的不是子弹,而是思乡病。”
我爸看到了,他愣了一下,随即眼眶有些湿润。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一种更加深沉的语气,讲了一个关于红军战士思念家乡、却又毅然决然地走向远方的故事。
那一刻,直播间的弹幕不再是嬉笑怒骂,而是充满了共鸣和感动。
许多年轻观众开始分享自己爷爷奶奶辈的故事,有人说听了老赣A的直播,决定去探访家乡的烈士陵园;有人说,他终于理解了为什么爷爷总是默默地看着那枚老旧的军功章。
我坐在幕后,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弹幕,看着那些发自肺腑的留言,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我一直以为我爸的直播是“胡闹”,是“作秀”,可现在,我亲眼看到,他的直播并非毫无意义。
它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连接了过去和现在,甚至唤醒了许多年轻人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敬意和对家国情怀的共鸣。
这感觉很奇妙,就像我的二次元世界里,突然多了一条通往现实的通道。
在一次次的共同探访和拍摄中,我和我爸有了更深的交流。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同行者”。
他会和我讨论如何让故事更有趣,如何让画面更动感。
我开始理解他那份对红色文化传承的执着,那份近乎偏执的使命感。
而"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60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