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82351" ["articleid"]=> string(7) "610936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4章" ["content"]=> string(2568) "看着那个曾经被他弃之不顾的女子,如今活得如此耀眼,心中满是悔恨。

他终于明白,自己当年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妻子,更是一个能与他并肩同行、照亮他人生的人。

云瑶也看到了顾锦年,她只是平静地看了他一眼,便继续手中的工作,没有丝毫波澜。

对她而言,顾锦年早已是过去式,她的心中,只有眼前的家人和书院的未来。

顾锦年站了许久,最终默默转身离开。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在苏州见过他。

又过了十年,小知书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她继承了父母的志向,不仅学识渊博,还对女子教育事业充满热情。

十八岁那年,她主动提出要去西北的偏远地区开办浣溪书院分院,让那里的女子也能有机会读书。

云瑶和裴云澈虽然不舍,却也支持女儿的决定。

裴云澈亲自陪小知书去西北选址、筹建分院,云瑶则留在苏州,继续打理总院的事务。

父女俩在西北待了整整一年,终于将分院办了起来。

当第一期学生入学时,小知书写信给云瑶,信中说:“娘,我终于明白了您和爹爹当年的心情,看着这些女孩眼中的光,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云瑶拿着信,泪水浸湿了信纸。

她知道,浣溪书院的火种,已经传到了下一代的手中,她们的愿景,正在一点点蔓延,一点点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浣溪书院的分院开遍了大江南北,女子就业介绍所也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女子找到了工作。

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走向社会,在各个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有的成为了名医,有的成为了商人,有的成为了先生,甚至还有人凭借出色的政见,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人们渐渐不再觉得“女子读书”是离经叛道,反而将其视为常态。

社会对女子的看法,正在悄然改变。

这年,云瑶和裴云澈都已年过花甲。

他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忙碌,而是将书院的事务交给了得力的先生和已经长大的小知书,自己则在书院的小院里安享晚年。

每日清晨,裴云澈会陪着云瑶在院子里散步,看学生们晨读;午后,他们会坐在书房里,一起整理旧书卷,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傍晚,他们会带着小孙孙,在院子里讲故事,听着孙孙稚嫩的声音背"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556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