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78900" ["articleid"]=> string(7) "610883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3章" ["content"]=> string(4321) "
秦桧,要的就是这句话。
但他脸上,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可是……岳飞手握重兵,性情暴戾……”
“万一,他对诸位,不利……”
“他敢!”陈康一甩袖子,傲然道。
“老夫,代表的是天下读书人的脸面,是圣人的道统!”
“他岳飞,要是敢动老夫一根汗毛。”
“就是与天下士林为敌!”
“他,担不起这个罪名!”
秦桧,看着眼前这个,被他几句话就煽动得热血上头的陈大儒。
心里,冷笑不止。
蠢货。
真是个好用的蠢货。
他站起身,再次,对着陈康,深深一躬。
“大宋的文脉,就拜托陈公了。”
“若能劝得岳帅回头,您,就是我大宋的万世师表!”
陈康,挺起胸膛,坦然受了这一拜。
“相爷,放心。”
“三日之内,老夫,必让他岳飞,在朱仙镇,开门讲学,废黜百工!”
说完,他带着一群同样激愤的弟子,气冲冲地,走了。
书房里,又安静了下来。
万士通,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相爷,高明。”
秦桧,坐回椅子上,重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这一次,他喝得很慢。
“岳飞。”
“我倒要看看。”
“你的刀,快。”
“还是他们的笔,快。”
朱仙镇,活了。
曲辕犁和龙骨水车的出现,让整个根据地的生产效率,直接坐上了火箭。
以前需要十个人干的活,现在三个人就够了。
多出来的人,干什么?
修路,建房,开商铺。
短短一个月,朱仙镇的规模,扩大了整整一圈。
南来北往的商队,把这里当成了最安全的交易中心。
人多了,思想就杂了。
这天,岳飞的帅帐,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一群穿着儒衫,头戴方巾的读书人。
为首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叫陈康,据说是汴京城里有名的大儒。
“元帅。”
陈康一开口,就带着一股子教训人的味道。
“老夫一路行来,见这朱仙镇,商贾遍地,工匠横行。”
“市井之间,皆是铜臭之气。”
“元帅可知,圣人云,士农工商,贵贱有序。”
“如今,您重商贾,抬工匠,此乃本末倒置,祸国之举啊!”
他身后的一群年轻士子,也跟着附和。
“是啊元帅!长此以往,人心不古,谁还愿意去读圣贤书,谁还愿意去种地?”
“奇技淫巧,乱人心志!”
岳云在旁边听得直翻白眼。
“我说老头儿,你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吧?”
“没有这些商人和工匠,你们穿的衣服,用的桌椅,从天上掉下来的?”
“你!”
陈康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竖子无礼!”
“我等是在与元帅论治国大道,岂容你一介武夫插嘴!”
岳飞摆了摆手,示意岳云别说话。
他看着陈康,表情很平静。
“陈老先生的意思是,我应该关闭所有商铺,解散所有工坊,让大家伙儿都回去种地?”
陈康捋了捋胡须。
“倒也并非如此。”
“只是,凡事该有个主次。”
“农为国本,万不可动摇。”
“商贾工匠,不过是些末流小道,当严加管束,不可令其坐大。”
“否则,民心逐利,国将不国!”
就在这时。
帐篷外,传来一个有些木讷的声音。
“元帅,您要的连弩图纸,我画好了。”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抱着一卷图纸走了进来。
他穿着一身粗布衣服,手上脸上,都沾着机油和木屑。
看到帐篷里这么多人,他愣了一下,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来人,叫公输明。
是唐文从北方流民里,挖出来的一个怪才。
祖上,据说是墨家公输班的后人。
不爱说话,就喜欢捣鼓些瓶瓶罐罐,机关零件。
岳飞之前画的曲辕犁和龙骨水车,就是在他手里,变成了现实。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41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