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78688" ["articleid"]=> string(7) "610881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4章" ["content"]=> string(6277) "

演武场上的风波,终究是散了。

李长安静立原地,脑海中系统的声音却未停歇。

任务名称:龙宫夺宝,重定神针!

任务描述:定海神针铁,乃大禹治水时定江海的无上功德至宝,亦是未来齐天大圣的称手法宝。然其久居东海,戾气滋生,需以无上道韵重新炼化,方可与天命之主完美契合。请宿主于孙悟空之前抵达东海龙宫,以大道烘炉之力,为其炼制真正的‘如意金箍棒’。

任务奖励:显圣值三百万,神通‘法天象地’(道韵精通版)。

李长安握着扫帚的手指,微微收紧。

系统这是铁了心,要将他从一个旁观者,彻底推成一个布局者。

不再是“不经意”的显圣。

而是主动入局,去改变一件早已注定的法宝的命运。

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压下心中的波澜。

与此同时,孙悟空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师尊那句“你学艺已成,今日便下山去吧”,依旧在他耳边回荡。

没有温情,没有勉励,只有一句冷冰冰的逐客令。

更有一道严苛的禁令。

“日后,不许对任何人说,你是我菩提的弟子。若惹出祸事,也休提我的名号。”

这番话,虽然没有明言了却师徒之间的情分,但也斩断了他所有归路。

孙悟空收拾着自己那点可怜的行囊,心中空落落的。

他对菩提老祖,有敬,有畏,却始终隔着一层云雾,看不真切。

可唯有一人,在他心中,分量重如泰山。

是那位大师兄。

是他在井边点化自己的道心。

是他在林间教会自己何为“真变”。

更是在演武场上,于师尊盛怒之下,依旧为自己指明了那条通天彻地的“向上”之路。

那不是师兄弟。

那是传道之恩。

孙悟空打点好行囊,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便朝着后山那间最偏僻的茅屋走去。

师尊的恩,他报不了。

但师兄的恩,他必须拜谢。

当孙悟空来到茅屋前时,却发现门是开着的。

李长安就站在门口,手里依旧拿着那把扫帚,仿佛已经等候多时。

月光洒在他清瘦的肩头,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大师兄……”

孙悟空喉头有些发堵,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

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对着李长安,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

额头与尘土相触,没有用法力护体,带起了三片清晰的尘印。

李长安没有去扶他。

他只是静静地受了这一拜。

待孙悟空起身,李长安才伸出手,递过去一枚玉简。

那玉简材质普通,就是山中最常见的青石玉,上面没有任何符文,也没有丝毫法力波动,看上去,就像一块被打磨光滑的石头。

“这不是法宝。”

李长安的声音很平静。

“只是一份叮嘱。”

孙悟空一愣,下意识地伸手接过,入手微凉,质感朴实。

“大师兄,这……”

李长安看着他,目光深邃。

“悟空,你此去,前路漫漫,凶险重重。我予你三次机缘。”

“记住我的话。”

“此生,唯有当你面临‘力有不逮’之时,可捏碎它一次。”

“唯有当你面临‘道心不坚’之时,可捏碎它第二次。”

“唯有当你面临‘生死不由己’之时,可再捏碎它最后一次。”

李长安的语气郑重无比,每一个字都像是烙印一般,刻进了孙悟空的神魂深处。

力有不逮。

道心不坚。

生死不由己。

孙悟空紧紧攥着玉简,这三句话,比任何神通法术都让他感到沉重。

他忍不住问道:“大师兄,这玉简之中,究竟是何玄机?”

李长安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答。

他转头望向那被云雾遮蔽的东海方向,声音悠远。

“天地为烘炉,万物皆可炼。”

“汝身为薪柴,道心即真火。”

“去吧。”

“什么时候懂了这两句话,你才算真正踏上了自己的道。”

这两句话玄之又玄,孙悟空听得似懂非懂。

可不知为何,当“天地为烘炉”五个字入耳的瞬间,他体内的血液竟再次沸腾起来,仿佛有一种来自远古的呼唤,与这番话产生了共鸣。

他感觉,这其中蕴含着比七十二变、筋斗云更根本的大道至理。

孙悟空不再多问。

他将玉简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如同收藏一件无价之宝。

然后,他后退三步,整理衣冠,对着李长安,行了一个拜师以来,最标准,最恭敬的弟子大礼。

“弟子,谨遵大师兄教诲。”

这一次,他口称“弟子”,心悦诚服。

礼毕。

孙悟空猛然转身,再没有一丝留恋。

他纵身一跃,驾起筋斗云,化作一道金光,撕开夜幕,朝着山外的世界,决然而去。

背影,一往无前。

李长安站在茅屋前,久久未动,直到那道金光彻底消失在天际。

叮!宿主与天命之子结下善缘,布局未来,奖励显圣值十万!

叮!检测到宿主已成为西游量劫的关键节点,个人信息已载入天道‘量劫关键人物’列表。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李长安的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

终究,还是从棋盘外的落叶,变成了棋盘上,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

他转身返回茅屋,轻轻带上了门。

而在灵台方寸山的最高处,九霄云海之间。

菩提老祖的身影悄然浮现。

他看着孙悟空远去的方向,眼神古井无波。

随后,他的目光又缓缓移向后山那间不起眼的茅屋,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前所未有的复杂。

许久,他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仿佛在对这无尽的天地自语。

“落叶已随风。”

“不知,将飘向何方……”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40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