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78673" ["articleid"]=> string(7) "610881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10976) "
“井里的这个猴子,也是假的吗?”
夜风,在这一刻停了。
林间的虫鸣,也仿佛被扼住了喉咙。
李长安站在井边,身形挺拔如松,道袍在凝固的空气中纹丝不动。
他没有看孙悟空,也没有看井。
他的视线,落在脚边一块拳头大小、布满青苔的石头上。
没有人知道,他那藏在宽大道袍下的手,指节已经捏得发白。
因为祖师的目光时刻落在这里。
这个问题,也就成了一道绝杀。
它不再是“道”的思辨,而是“我”的根源。
答是,则孙悟空道心动摇,陷入虚无。
答不是,则与方才“井月为假”的论调自相矛盾。
无论怎么答,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一个不慎,他五百年的“守拙”,便会在此地,被这只刚开灵智的猴子,彻底戳穿。
奶奶的,这都第几次了?
还有完没完?
相当咸鱼就这么难吗?
孙悟空自然是听不到李长安心中所想,他只是静静地站着,没有催促。那双清亮如星的眼瞳,倒映着李长安的身影,充满了最纯粹的探求。
他在等一个答案。
一个能为他刚刚建立起来的道心,立下第一块基石的答案。
许久。
李长安终于动了。
他弯下腰,将脚边那块青苔遍布的石头,慢慢捡了起来。
动作很轻,仿佛怕惊扰了石头上沉睡的岁月。
“悟空,这是什么?”
他将石头递到孙悟空面前,声音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
孙悟空一怔,下意识地回答。
“是……一块石头。”
“它在井外,是石头。”
李长安收回手,走到井边,将石头悬于井口之上。
清冷的月光下,石头在水面倒映出一个模糊的、深色的影子。
“它在井上,影子在井里,它还是石头吗?”
“……是。”
孙悟空的回答,多了一丝迟疑。
李长安没有再说话。
他松开了手。
“噗通!”
一声清脆的水响,打破了深夜的死寂。
石头沉入井中,激起一圈圈涟漪。
水面剧烈地晃动起来,那轮皎洁的圆月倒影,瞬间被撕扯得支离破碎,化作万千流动的银片。
孙悟空自己的倒影,那只井里的猴子,也在这片破碎的银光中扭曲、消散,不见了踪影。
孙悟空的心,也跟着那破碎的月影,猛地一颤。
井里,什么都没有了。
只有一圈圈不断扩散,又渐渐平息的波纹。
“井里的月亮,碎了。”
李长安的声音,在水波彻底平复后,悠悠响起。
“井里的猴子,不见了。”
他看着孙悟空,目光平静如这口古井。
“可天上的月亮,还在吗?”
孙悟空猛地抬头,天上,明月依旧高悬。
“那井外的猴子,还在吗?”
孙悟空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毛茸茸的触感无比真实。
“……都在。”
“那块石头呢?”
李长安指向深不见底的井中。
“它沉下去了。你看不到它,也看不到它的影子了。那它,还是一块石头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晨钟暮鼓,在孙悟空的心湖中轰然敲响。
是啊。
石头沉下去了。
它的影子没了,它自己也从视线里消失了。
可它……就不是石头了吗?
不。
它还是。
它只是沉在了黑暗的井底,静静地躺在那里。
无论水面是平静还是晃动,无论水中有月影还是无月影,无论有没有人能看见它。
它,始终是它。
那块独一无二的,长满青苔的石头。
孙悟空的呼吸,在这一刻变得急促起来。
他那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那片已经恢复平静,只剩一轮圆月的水面。
他看见了。
井里的猴子,是倒影。
倒影的存在,需要两个东西:一个是他这只“真猴子”,另一个是这汪“井水”。
井水是“境”,是外界,是别人的目光,是一切能映照出“我”的东西。
当石头落下,水面晃动,“境”乱了,倒影便也乱了,消失了。
可他这只“真猴子”,这个“我”,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改变。
原来……
井里的猴子是真是假,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井外的这个猴子,永远是真的!
“轰!”
一股难以言喻的通透感,从孙悟空的灵台炸开,瞬间贯通四肢百骸,流遍每一个毛孔。
他那颗刚刚萌芽的道心,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最坚实的根基,疯狂地扎根、生长!
他明白了何为“真我”。
真我如石,不因外境而变,不因倒影而惑。
孙悟空眼中的最后一丝迷茫,彻底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澄澈。
他没有说话。
他只是后退一步,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朴素的道袍,对着李长安,行了一个拜师以来,最为标准,也最为郑重的稽首大礼。
“弟子,谢大师兄解惑。”
这一拜,拜的是立道之恩。
茅屋中,一道冰冷的机械音在李长安脑海中响起。
叮!恭喜宿主完成一次“明心见性”的顶级教学!
教学对象:天命之子孙悟空。
教学效果评估:道心稳固,真我显现。
综合评价:超完美!
恭喜宿主获得:显圣值二十万点!
恭喜宿主获得:大道烘炉(仿)功能升级——点化!
李长安的脸皮,不受控制地抽动了一下。
他只是想把这个天大的难题糊弄过去,怎么又成了“超完美”教学?
还有这“点化”功能……听起来就不是咸鱼该碰的东西。
他抬起头,正想让孙悟空赶紧回去休息,别再问些要命的问题。
可他的动作,却猛地一顿。
他看见,一片枯黄的菩提叶,不知从何而来,在完全无风的夜里,打着旋儿,悠悠然飘落。
它没有落在地上,也没有落在井里。
它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孙悟空刚刚行礼时,躬下的头顶。
然后,悄然化作一缕青烟,消散无踪。
李长安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知道,今晚这番“茅屋定计,井边说禅”的戏码,从头到尾,都被那位执棋的师尊,一字不落地看在了眼里。
而那片落叶,便是无声的评语。
李长安领着悟道后沉默了许多的孙悟空,走在返回茅屋的石阶上。
前方不远处,几座灯火通明的庭院里,传来阵阵法力波动。
有师兄在演练剑诀,剑光如虹,照亮半边夜空。
有师兄在修炼神通,掌心雷鸣阵阵,声势骇人。
以往,孙悟空看到这些,眼中总是充满了羡慕与渴望。
可今夜,他只是平静地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那些绚烂的剑光,强大的雷法,在他眼中,仿佛还不如井边那块沉入水底的石头来得真实。
他走在李长安身后,看着大师兄那平淡得仿佛万古不变的背影。
毫无征兆地。
“嗡——”
一股奇异的震动,从大地深处传来。
这震动极其轻微,却又带着一种穿透万物的霸道。
整个方寸山,都随之轻轻一颤。
后山林间的飞鸟被惊起,发出一片扑棱棱的声响。
“怎么回事?”
孙悟空一个跟头翻到旁边,警惕地四下张望。
“地龙翻身了?”
李长安的眉头,却在瞬间紧紧皱起。
不对。
这不是地龙翻身。
凭借着金仙境的修为,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这股震动的源头,并非来自脚下的大地,而是来自一个极其遥远的东方。
那是一种……共鸣。
是一种蕴含着无尽水行元力,以及滔天怨念的共鸣。
他的神念顺着那股震动延伸出去,刹那间,一幅画面在他的脑海中闪过。
那是无尽的深海,水晶宫殿摇摇欲坠,无数虾兵蟹将惊慌失措。
在龙宫最深处的海眼之上,一根通体乌黑,两头金箍的巨大铁柱,正在疯狂地震颤着,发出一阵阵不甘的、渴望的嗡鸣。
东海,定海神针!
李长安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剧情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而且,比他记忆中的,要早得多!
“肃静。”
就在这时,一道威严而淡漠的声音,从九天云海之上垂落,响彻在方寸山每一个角落。
是菩提老祖。
“无事,东海有蛟龙翻身,与我山无碍,尔等各归洞府,安心修行。”
声音落下,那股震动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过,瞬间平息了下去。
山中被惊动的弟子们听到师尊开口,都松了口气,纷纷返回自己的住处。
可李长安却知道,师尊在说谎。
那绝不是什么蛟龙翻身。
那是天命之器,在呼唤它的主人!
他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孙悟空。
只见那猴子,此刻正怔怔地望着东方的天际,一双眼睛里,闪烁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炽热的光。
他感觉不到那是什么。
但他能感觉到,在那个方向,有一样东西,在等着他。
有一样东西,天生就该属于他。
那是一种血脉相连,神魂共鸣的呼唤。
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开始不受控制地沸腾起来。
李长安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无声地叹了口气。
完了。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自己教他分豆,教他捞星,磨了半天的心性,结果定海神针只是在亿万里之外震动了一下,就把他那颗不安分的石心,彻底引燃了。
他转身,默默地向自己的茅屋走去。
他觉得自己需要静静。
非常需要。
孙悟空没有跟上来。
他依旧站在古井边,一动不动,像一尊望向东方的石像。
他不再看井里那个“假”的自己。
因为在遥远的天际,有一个“真”的未来,正在向他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唤。
李长安推开屋门,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他看见,在清冷的月光下,孙悟空的瞳孔深处,一缕微不可查的金色光焰,正随着他每一次心跳,明灭不定。
那是战意。
是与生俱来的,不甘寂寞的,要将这天地都捅个窟窿的战意。
李长安默默地关上了门。
咸鱼之路,道阻且长啊。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40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