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78355" ["articleid"]=> string(7) "610877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6400) "
傍晚时分,天色渐暗,云江苗寨却仿佛刚刚苏醒。各家吊脚楼门前挂起了灯笼,暖黄的光晕连成一片,指引着通往寨子中心鼓楼坪的方向。
人流渐渐汇聚,大多穿着色彩鲜艳的苗服,银饰叮当作响,笑语喧哗。
姜纾顺着人流慢悠悠地走着,感受着这与白日截然不同的热闹。前往鼓楼坪的路边甚至摆起了一些临时的小摊贩,卖些小吃、手工艺品。
突然,她的目光被一个角落里的摊子吸引住了。
那摊子很简单,一块深蓝色的土布铺在地上,上面零零散散地摆着十来个面具。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穿着传统苗服的老阿婆,正低着头慢条斯理地搓着麻绳,对过往的行人似乎并不在意,一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淡然模样。
而那些面具,却瞬间抓住了姜纾的眼球。
每一个都透着古朴的手工痕迹,图案大胆而神秘——有的描绘着狰狞的兽纹,獠牙毕露;有的则是抽象的人脸,眼角上扬,嘴唇丰厚,带着一种原始的、近乎图腾的意味;还有的镶嵌着细小的羽毛、贝壳或是暗淡的银片。
有的是遮住上半张脸,只露出嘴唇和下巴;有的则是将整张脸都覆盖得严严实实。
姜纾忍不住蹲下身,拿起一个半遮面的面具。面具是深红色的底,用金线和黑漆绘着繁复的、类似火焰和藤蔓纠缠的图案,边缘镶嵌着一圈细密的、已经氧化发黑的银粒,触手冰凉又带着木质的温润。
她鬼使神差地将面具虚虚地覆在脸上,透过眼孔看向外面晃动的人影和灯火,世界仿佛被框定在了一个奇异的视角里。
一直没什么动静的老阿婆这时才抬起眼皮,瞥了她一眼,声音沙哑:“买一个吧,姑娘。戴着它,等下的歌舞秀,想跳就能上去跳,没人认得你。”
这句话简直像是一下子戳中了姜纾的心事!
她正愁着等会儿万一被气氛感染,或者被热情的当地人拉进去一起跳,自己这点社恐属性恐怕要当场发作。有这个面具遮着,似乎就多了层保护壳,既能体验,又能藏匿其中。
“好啊!”姜纾立刻做了决定,声音都轻快了几分,“就要这个。”
她利落地付了钱,将那个半遮面的红色面具拿在手里,像是握住了一个能赋予她勇气的小小魔法道具。
继续走向鼓楼坪的路上,她摩挲着面具上凹凸的纹路,心里那点因为陌生环境而产生的拘谨悄悄消散了些,反而对即将开始的歌舞秀生出了更强烈的、跃跃欲试的期待。
鼓楼坪中央燃起了巨大的篝火,跳跃的火焰将四周的人脸映得明暗不定,也驱散了山间的夜寒。
歌舞秀正式开始了。
首先是一位须发皆白、穿着厚重绣纹苗服的长者,走到火堆前,用一种苍凉而古朴的调子,缓缓唱起了古歌。歌词听不懂,但那声音仿佛带着千年的重量,让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接着是欢快起来的芦笙舞。寨子里的青年男子们吹奏起造型独特的芦笙,声音嘹亮悠远,伴随着复杂的舞步,充满了力量感和生命的欢腾。
气氛逐渐被点燃。
等到天色完全黑透,繁星缀满天鹅绒般的夜幕时,最热闹的环节来了——围着篝火共舞。
穿着盛装、戴着各种神秘面具的云江苗寨少女们率先手拉手组成圈子,踩着轻快活泼的舞步,银饰叮咚作响,如同山涧清泉。她们笑着,歌声清脆,开始热情地邀请周围的游客加入。
姜纾站在外围看得正入神,忽然手腕一热,被一个戴着鸟羽面具的少女笑嘻嘻地拉住了:“来嘛!阿妹!一起跳!”
姜纾吓了一跳,连忙摆手后退:“啊?我不行我不行,我不会跳……”
可那少女力气不小,而且又有其他几个姑娘围过来,七嘴八舌地笑着邀请,热情得让人无法拒绝。周围的目光也善意地聚焦过来,带着鼓励的笑意。推拒了几下,姜纾半推半就地就被拉进了舞蹈的圆圈里。
人圈开始转动,脚步虽然简单,但初来乍到的姜纾还是有点手忙脚乱。
感受到四周投来的、或许并无恶意却依旧让她脸颊发烫的目光,她猛地想起什么,慌忙将一直攥在手里的那个半遮面具扣到了脸上。
冰凉的木质触感贴上皮肤,瞬间隔开了外界的大部分视线。
透过眼孔看到的世界变得有限而安全,仿佛给自己罩上了一层保护色。她轻轻吁了口气,紧绷的身体稍稍放松,终于能试着跟上旁边人的步伐,模仿着踩点摆手。
越来越多的游客被拉进圈子,舞蹈的队伍越发壮大,笑声、歌声、脚步声、银饰碰撞声和火焰的噼啪声混合在一起,气氛热烈而欢快。后来,不知是谁起了头,舞蹈的圈子开始变化,变成了男女相对而舞,动作也更大胆奔放了些。
姜纾跳了一会儿,最初的紧张和新奇过去后,汗水微微浸湿了额发。她看着周围成双成对、互动热烈的舞伴,又感受到面具下自己微微发烫的脸颊,心里那点社恐的雷达又开始滴滴作响了。
够了,体验到这里刚刚好。
她趁着队伍变换、人员交错有些混乱的间隙,悄悄松开了旁边人的手,脚步一点点往外挪,如同一条滑溜的鱼,悄无声息地退出了热烈旋转的舞蹈中心,隐入了外围的围观的人群之中。
姜纾刚退出舞蹈圈子的炽热和喧嚣,站在阴影处平复着微促的呼吸,面具还握在微微发烫的手心里。
篝火的光在她脸上明明灭灭。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逆着流动的人群,径直朝她走来。
那人同样戴着半遮面的面具,款式却与她手中那个繁复华丽的迥然不同。
是更为古朴的深色木质,上面只雕刻着简单的、类似水流或藤蔓的抽象纹路,遮住了他上半张脸,只露出线条清晰的下颌和薄唇。
他停在她面前,身姿挺拔,即使穿着常见的苗服,也透着一种与周围欢腾氛围格格不入的沉静。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40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