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75651" ["articleid"]=> string(7) "610815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8章" ["content"]=> string(3544) "

常规工艺路线模拟:以A面为基准,先加工B孔…失败,C曲面无法保证与B孔位置度。

常规工艺路线模拟:先粗加工C曲面…失败,后续缺乏稳定定位基准,精度失控。

常规工艺路线模拟……

脑海中,系统的推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无数条基于传统加工思维的工艺路线被标注上巨大的“失败”红叉。压力如同实质般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汗水再次浸湿了他的后背,额头上也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的眉头紧锁,嘴唇抿成一条坚毅的直线。

在外人看来,尤其是易中海和刘海中看来,叶青这分明是彻底被难住了,束手无策的表现!

“看吧!我就说他不行!”刘海中几乎要按捺不住心中的快意,用气声对易中海说道,“别人好歹还动手试了试,他连动手都不敢!吓傻了!”

易中海虽然没有说话,但紧绷的下颌线也略微松弛了一些。叶青长时间的“停滞”,似乎印证了他之前的判断——经验,是无法逾越的鸿沟。面对这种需要深厚经验积累才能处理的复杂件,叶青的“天才”似乎终于碰到了天花板。

然而,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叶青此刻正在经历着什么。他的大脑在超负荷运转,将所有已知的加工方法、所有系统灌输的理论知识、所有自己练习中领悟的诀窍,以及那次突破精密研磨瓶颈时感受到的玄妙“手感”,全部搅碎、融合、再重构!

他在寻找一个“支点”!一个可以撬动整个复杂零件加工工艺的、颠覆性的切入点!

常规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基准到特征的顺序,在这里走不通!必须打破常规!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赛程已过去近三分之一,其他工位要么已经因失误而陷入停滞和绝望,要么在艰难地、如同走钢丝般进行着后续步骤,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中,就在易中海和刘海中几乎要认定叶青已经失败的时候——

叮!检测到宿主对复合工艺难题进行极限思考与逆向推演,符合深度突破条件,“瓶颈突破”功能全面激活!正在进行最优解构架……

一股清凉的气息,仿佛醍醐灌顶,瞬间冲散了叶青脑中的迷雾和疲惫!

来了!

刹那间,无数的灵感碎片如同被磁石吸引,在他脑海中汇聚、碰撞、组合,最终形成了一条清晰而大胆的、完全逆向思维的工艺路线!

他猛地睁开眼睛,眼中精光爆射!

原来如此!

不能先做简单的!要先攻克最难的、最不规则的核心曲面!

不是把它作为最终修饰,而是将它作为首要加工和基准建立的特征!

一个疯狂而极具颠覆性的方案在他脑中成型:

“以核心不规则曲面为初始基准,利用辅助工装进行反向定位,采用‘分层剥离,渐进成形’的复合工艺,优先保证曲面轮廓与关键角度的关联尺寸,再以此为基础,逆向推导加工其他基准面和孔系!”

同时,针对那个最考验手上功夫的不规则曲面精修,一个改良方案也随之浮现:将常用的平锉刀进行特殊角度的刃磨,使其更适应复杂曲面的接触,并采用“高频低幅”的震颤式推锉手法,配合间断性淬火液冷却,以控制切削力和热变形!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24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