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75283" ["articleid"]=> string(7) "610812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3章" ["content"]=> string(3680) "
这是要夺她的财权和人事权。
他还是不放心。他要将这头看似会下金蛋的猛兽,牢牢地锁上链子。
云苏闻言,嘴角的笑意,反而更深了。
“当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妾身本就是个妇道人家,于庶务上多有不精,正需要福伯这样经验老道的长辈从旁指点。一切,但凭王爷做主。”
她的爽快,反而让萧珏再次感到了意外。
他原本以为,她会据理力争。
可他哪里知道,云苏从一开始,图的就不是钱,也不是权。
她要的,只是一个能公然亮起信号的“灯塔”。
只要“青云阁”能开起来,只要那隐晦的“苍狼”图腾能出现在朱雀大街上,她的目的,便已达到。
至于谁管账,谁用人,对她来说,根本无足轻重。
这场博弈,萧珏以为自己赢了掌控权。
殊不知,从云苏拿出那本计划书开始,他便已经踏入了她精心设下的局中。
与萧珏的协议达成之后,整个晋王府的运作节奏,骤然加快。
云苏仿佛化身成了一架不知疲倦的精密机器,雷厉风行地开始推行她的计划。而福伯,这位在王府浸淫了数十年的老人,则成了她最忠实的“影子”与“监工”。
变卖亏损产业的第一步,便是重新估值与打包。
云苏摒弃了传统那种单个变卖的笨拙方法。她将几处相邻的田庄合并,以“规模化种植”的概念进行包装;又将城中几家位置尚可但经营不善的铺子整合,打出“商业联动,统一规划”的旗号。
这些超前的理念,福伯初听时只觉得是天方夜谭。但在云苏条理清晰的分析下,他渐渐从最初的怀疑,变为了半信半疑的尝试。
云苏并未亲自出面,而是撰写了数份详尽的“项目可行性报告”,交由福伯去与那些京中的富商巨贾接洽。报告中,她用精准的数据,分析了每一处产业的潜在价值,描绘了整合之后的美好前景,甚至还附上了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
这种前所未见的售卖方式,立刻在京城商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原本对王府这些“鸡肋”产业不屑一顾的商人们,在看到那些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报告后,纷纷动了心。一场围绕着晋王府产业的竞购战,在无形中悄然打响。
最终,在云苏的巧妙引导下,所有产业以高出福伯最初估价近四成的总价,成功售出。
当厚厚的一沓银票交到福伯手中时,这位见惯了风浪的老管家,看着云苏的眼神,已经彻底从监视,变为了深深的敬畏与叹服。
“王妃……真是神人也。”福伯将账册恭敬地呈上,由衷地感叹道。
“福伯过誉了。”云苏淡淡一笑,接过账册,看也未看便放到一旁,“接下来,就要劳烦福伯,为我们的‘青云阁’,寻一处风水宝地了。”
有了充裕的资金,选址便成了头等大事。
云苏的目标很明确:朱雀大街,必须是朱雀大街。而且,位置要足够显眼,最好就在大盛行的斜对面。
这无异于在猛虎的嘴边拔牙。
果不其然,当福伯拿着银子去洽谈时,却处处碰壁。朱雀大街的铺面,本就千金难求。几处位置尚可的空铺,其主人一听说是晋王府要买,便都众口一词地推说早已与人有约,或是狮子大开口,报出一个令人咋舌的天价。
福伯奔波了数日,一无所获,急得满头大汗。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23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