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74553" ["articleid"]=> string(7) "610801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4章" ["content"]=> string(3782) "

这个“星光联络计划”是他们的新项目——通过视频通话和书信往来,让北京的孩子们与西藏牧区的孩子们建立联系,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这个想法源自周磊那个冬夜的灵感,如今已经初步成型。

林薇的眼睛亮了起来:“孩子们一定会很高兴的。特别是小光,他一直想见见他那个从未谋面的西藏笔友。”

---

西藏的春天来得比北京晚一些,但一旦到来,便以一种更加磅礴的气势席卷高原。冰雪消融,溪流潺潺,广袤的草原开始泛起新绿,野花在风中摇曳。

在拉萨郊区的试点学校里,周磊第一次见到了林薇工作时的样子——她用流利的藏语与当地教师交谈,耐心地指导孩子们使用新教材,甚至在休息时与学生们一起跳起了锅庄舞。

“我从来不知道你藏语说得这么好。”晚上,在学校的临时宿舍里,周磊由衷地说。

林薇笑了:“在西藏工作,不会藏语怎么行?就像在‘星光计划’,不懂手语和辅助沟通技术,怎么真正帮助那些孩子?”

她望向窗外,星空在高原的夜空中格外璀璨:“你知道吗,周磊,我曾经以为写作是我唯一的天赋和使命。但现在我明白了,教育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作——不是创造故事,而是创造可能性。”

周磊握住她的手:“而你两种都做得很好。”

第二天,他们组织了第一次“星光联络”实时交流活动。北京的“星光计划”中心和西藏的这所小学通过视频连线,两地的孩子们第一次见到了彼此的面孔。

小光作为北京方的代表,用他的辅助设备“说”出了精心准备的问候:“你们好,我是小光。我很喜欢你们画的牦牛和雪山,希望有一天能亲眼看到。”

西藏的孩子们则展示了他们刚刚学会的汉字,用不太标准但充满热情的普通话回应:“我们也想看北京的长城和故宫。”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两地的孩子们分享了各自的生活、梦想和创作。北京的孩子们朗诵了小光诗集里的诗歌,西藏的孩子们表演了传统的藏族歌舞。虽然语言和文化有差异,但孩子们眼中的好奇和喜悦却是相通的。

活动结束后,当地学校的校长激动地握住周磊和林薇的手:“这样的交流太好了!它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眼界,还让他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回住处的路上,林薇轻声对周磊说:“这就是我一直想做的——搭建桥梁,连接不同的世界。”

周磊点头:“而我们,就是最先走过那座桥的人。”

在那个星光灿烂的高原之夜,他们相拥而眠,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

回到北京后,“星光联络计划”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关注。几家主流媒体报道了这次跨地域的教育交流,称其为“教育公平的创新实践”。

更令人惊喜的是,教育部相关部门对此表示赞赏,并邀请周磊和林薇参与一个全国性的特殊教育研讨会,分享他们的经验。

“我们应该去,”周磊在准备发言稿时说,“不是为了名声,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模式,帮助更多的孩子。”

林薇赞同地点头:“但我们要记住初衷——不是为了扩大规模而扩大,而是为了传播理念。”

研讨会当天,周磊和林薇第一次以合作伙伴的身份站在公众面前。他们分享了“星光计划”的发展历程,讲述了小光和其他孩子的成长故事,也介绍了与西藏教育项目的合作经验。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22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