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74512" ["articleid"]=> string(7) "610801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6章" ["content"]=> string(3604) "
林薇接过稿子,仔细阅读后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卓玛感激地点点头,然后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林老师,你为什么不回北京呢?那里条件更好。”
林薇笑了笑:“这里更需要我,不是吗?”
实际上,这个问题她近来也在问自己。在西藏的这半年多里,她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工作的意义,但偶尔,特别是在星空特别明亮的夜晚,她还是会想起北京,想起“星光之家”的孩子们,想起周磊。
她依然定期查看那个旧邮箱,阅读周磊和许墨的来信。从他们的信中,她了解到“星光计划”的蓬勃发展,许墨在国际组织的工作,以及他们各自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她从未回复,但这些信件成了她与过去世界连接的细线,既脆弱又坚韧。
一天傍晚,她收到了一封意外的邮件,来自秦悦。
“林薇,
或许你会惊讶收到我的信。首先,我想为去年的事情道歉。那时的我因为失去孩子而悲痛欲绝,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你和周磊,这是不公平的。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反思,我明白了许多事情。感情不能强求,责任需要分担,而原谅——无论是原谅他人还是原谅自己——是走出痛苦的唯一途径。
我现在在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了新的伴侣,也重新找到了工作的热情。说来讽刺,我现在的未婚夫也是一名作家,这让我常常想起你和你笔下的世界。
写这封信不是为了寻求原谅,只是想告诉你,我已经放下了过去的怨恨。也希望你能放下不必要的自责,继续你热爱的事业和生活。
祝好,
秦悦”
林薇反复阅读这封信,泪水模糊了视线。这封意外的来信,像是搬走了她心中最后一块巨石。她终于明白,真正的释怀不是忘记,而是理解;不是否认痛苦,而是在痛苦中找到意义。
那天晚上,她第一次回复了周磊的邮件。内容很简短:
“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分享。我很好,希望你也一样。”
发送后,她走出书店,仰望拉萨秋夜璀璨的星空。那些闪烁的光点,跨越了无尽的时间和空间,在此刻抵达她的眼睛,就像有些感情,无论经历多少曲折,依然在心灵深处发光。
---
北京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天空湛蓝,阳光和煦,银杏叶开始泛黄,整个城市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周磊的“星光计划”迎来了成立一周年的庆典。
经过一年的发展,“星光计划”已经从一个小小的社区项目,成长为北京市认可的特殊教育创新基地。他们不仅为残疾儿童提供艺术教育,还开始培训特殊教育教师,研发辅助技术设备,影响力日益扩大。
周年庆典上,小光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通过他的辅助沟通设备,他用电子声音说道:
“一年前,我不能说话,心里有很多想法却无法表达。现在,我可以通过这个设备‘说话’了,还可以写诗和故事。周老师告诉我,每个人心里都有星星,只是发光的方式不同。感谢‘星光计划’,让我找到了自己发光的方式。”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周磊看着自信满满的小光,想起了林薇。是她最先发现了小光的写作天赋,是她教会了孩子们用艺术表达内心。虽然她人不在现场,但她的精神无处不在。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6228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