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3819" ["articleid"]=> string(7) "610534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9章" ["content"]=> string(3624) "

科研(“天工院”):徐寿年主持的“天工院”捷报频传。电报技术持续改进,中继站建设加快,通讯网络日益完善;固定式蒸汽机已用于矿山排水,船用蒸汽机小型化研究取得关键突破;基于硝化棉的无烟火药研究进入实验室制备阶段,威力远超黑火药;林染墨亲自主抓的医药局,在奎宁提纯(抗疟疾)、外科手术消毒规范、创伤急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军中因伤病减员率大幅下降。

最后,由石达开汇报军事力量概况。他虎步龙行至台前,声如洪钟,自带一股凛然杀气:“先生,诸位!我‘兴业’武装,经连年征战与扩充,如今已是一支雄师!各部统计,我水陆官兵、地方守备、基于民兵,总数已逾二十万之众!”他具体分述:

‘虎贲营’陆师:为核心主力,历经大小数十战,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现已编为十个镇,每镇额定八千至一万人,共约九万可战之兵!

‘镇海营’水师:拥有各型大小战舰、运输船四百五十余艘!其中可出海作战之主力的广船”、“福船”及新式“镇海级”炮舰达八十艘,水手、炮手、陆战队员四万余人,已能纵横南海,护卫海疆!

安南都督区军:由归附阮军、地方武装及我派遣骨干整编而成,约三万五千人,经整训,战力初成。

滇黔桂等地地方守备部队及基于民兵:约四万余人,负责维持地方治安、清剿小股匪患,并为主力提供后备兵源。

这一连串沉甸甸的数字,系统地展示了一个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科技先进、军力强大的隐形王国已然屹立于西南边陲。殿内众人,无论文武,胸中都充溢着自豪与激动。

然而,就在这群情振奋之际,端坐于上的李云峰,神色却愈发沉静,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轻轻抬手,示意汇报暂告段落,大殿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诸位,”李云峰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方才所闻,成绩斐然,足可告慰为我‘兴业’大业捐躯之英灵,亦足令我辈自豪!此乃三千万军民同心协力之结果!”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深沉:“然,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开拓更难! 我辈岂可沉溺于区区数字,便沾沾自喜,故步自封?”他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目光如电,扫过每一位核心成员的脸庞,“我‘兴业’如今坐拥三千万民众,二十万大军,看似强盛无匹。然,扪心自问,我之军制,尚多沿袭旧时营伍、团练之法,指挥层级叠床架屋,号令难以统一;我之兵种,虽有水陆之分,然协同作战,仍显稚嫩;我之后勤,尚未完全标准化;我之军官,虽勇猛善战,然于现代参谋、后勤、政治工作,知之几何?”

他停顿片刻,让这些问题敲击在众人心上,然后声音陡然提高,斩钉截铁地宣布:“以此旧瓶装新酒之师,欲图在未来与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之西洋列强正规军抗衡,甚或与痛定思痛、可能编练新军之中原清廷决战,无异于以卵击石!故此,经枢机堂连日深思熟虑,决意趁此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之际,对我‘兴业’所有武装力量,进行一场脱胎换骨、浴火重生式的大改编!革除旧弊,创立新军!”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8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