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3810" ["articleid"]=> string(7) "610534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0章" ["content"]=> string(3753) "

“洪杨起事之后,我‘兴业’的应对之策,将分为三个清晰的阶段,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第一阶段:静观其变,引蛇出洞(洪杨起事初期,约1-3个月)

核心策略: 严格中立,坐山观虎斗。 不主动攻击洪杨太平军,也绝不援助清廷。甚至要暗中设法,让洪杨太平军的初期攻势更为顺利。

具体行动:

情报优先: 动用全部情报网络,严密监控太平军动向、战力、以及清军的应对部署。黄玉昆(黄文)需不惜一切代价,留在太平军核心,提供最准确的内幕消息。

暗中助力(有限):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通过隐秘渠道,向太平军提供一些关于清军布防的“漏洞”信息(这些漏洞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我们想让太平军知道的),或在其后勤困难时,出售一些粮食(高价),加速其北进。

内部备战: 各战线部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检查装备,囤积物资,进行最后的实战演练。但对外严格保密,偃旗息鼓,制造“兴业”畏惧退缩的假象。

战略目标: 让太平军顺利攻占桂北,吸引并大量消耗清廷从两湖、两广乃至其他地区调来的围剿大军,将主战场引向湘省地区。促使清廷将西南地区的驻军调往湘桂前线,造成滇、黔、川等地兵力空虚。

第二阶段:趁势而起,宣告自立(太平军攻入湘省,与清军主力激战正酣时)

核心策略: 抓住千载难逢的战略窗口期,公开亮旗,全面夺取西南!

具体行动(雷霆万钧):

政治宣告: 选择最佳时机(预计在道光二十六年春夏之交),以李云峰、石达开名义,发布《讨清檄文》,正式宣布脱离清廷,成立“兴业军政公府”(暂定名),定都宝华山(或邕州/南宁)。

成立军政府: 几乎同时,在以下六个战略要地宣布成立兴业军政公府下辖的都督区:

桂省都督区(总部宝华山/邕州),都督:石达开(兼)。

安南都督区(总部高平),都督:石永信。负责经略北圻,盯防法夷。

滇省都督区(总部与刀氏土司协商设定),都督:石永成。控制个旧锡矿、东川铜矿等资源。

黔省都督区(总部依“滚山豹”控制区定),都督:石镇威(或由“滚山豹”出任副都督)。整合苗疆力量。

粤西南琼州都督区(总部雷州或海口),都督:罗大纲。控制沿海走廊和琼州海峡。

川省都督区(此为最关键、最需迅速拿下的目标,见下)。

西取川省(闪电战): 此役关乎全局! 在宣布成立军政府的同时,以张钊为统帅,萧朝贵为副,率领“虎贲营”最精锐的两镇兵马,汇合石永安在川南的力量以及预先联络好的袍哥会武装,水陆并进,发动闪电攻势。战略目标:迅速攻占叙州(宜宾)、泸州、重庆,沿江而上,直逼成都!利用清廷在川兵力空虚、且被湘省战事吸引的绝佳时机,力争在三个月内控制川省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随即成立川省都督区,由张钊或一位石家核心子弟出任都督。夺取“天府之国”意味着获得巨大的人口、粮食和财富,兴业的实力将瞬间翻倍,真正拥有争霸天下的资本。

全面接管: 各都督区立即接管原清廷各级衙门,收缴印信,控制府库,改编或解散绿营,建立“兴业”的行政、司法、税收体系。

第三阶段:巩固根基,争霸天下(站稳脚跟后)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8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