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3786" ["articleid"]=> string(7) "610534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6章" ["content"]=> string(3668) "

石祥祯更关注实务,抚掌叹道:“以往信使传递,动辄数日,途中若有闪失,或遇风雨阻隔,贻误战机不说,更恐情报泄露。有此神物,我‘兴业’指令通达,如臂使指,效率何止倍增!”

李云峰心中波澜起伏,脸上却保持平静。他走近装置,仔细查看电堆的构造、导线的粗细、绝缘的处理,问道:“延之,此物目前有效传讯距离可达多远?若欲实现百里、千里传讯,最大难点何在?这导线架设,耗费几何?”

徐寿年恭敬回答:“先生明鉴。目前原型机,受限于电堆功率及导线电阻,有效距离约在百丈之内。欲达远距,需解决三大难题:一、提升电源功率,需研制更高效、更稳定的电堆,或探索其他发电方式;二、降低线路损耗,需用更粗、纯度更高的铜线,并确保绝缘良好,减少漏电;三、信号衰减,长距离后信号微弱,需在途中设立中继站,接收微弱信号后,用本地电源放大,再转发出去。至于架设,木杆、铜线、绝缘材料皆需银钱,初期投入不小,但一旦建成,一劳永逸,其利无穷!”

“好!”李云峰不再犹豫,斩钉截铁道,“此物乃我‘兴业’之千里眼、顺风耳,关乎未来气运!染墨,你统筹全局,调配一切所需资源,人力、物力、银钱,优先保障‘天工院’!延之,你全力攻关,务必尽快解决远距离传输难题!架设线路之事,祥祯,由你亲自督办,挑选绝对可靠之人,成立‘神行营’,专司此事!”他略一沉吟,命名道:“此通讯网络,便称为‘神行线’!首批优先架设两条:其一,宝华山总部至珍珠湾水师基地;其二,总部至桂平前线观察点附近! 要快,要隐秘,要可靠!”

李云峰的最高指令一下,整个“兴业”机器高效运转起来。林染墨亲自协调,将医药局部分提炼酒精、制备蒸馏水的设备临时划归“天工院”使用,并调拨了大量库存的铜料、锌板、酸类。石祥祯从“虎贲营”工兵中挑选了三百名心灵手巧、背景清白、绝对忠诚的士卒,组建“神行营”,由一位沉稳细致的石家旁系子弟石永固担任管带,在徐寿年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架线作业培训。

徐寿年团队则分头突击。一组人全力改进电堆,尝试用更大面积的锌铜片、优化电解液配方,并将多个电堆串联以获得更高电压。另一组人则专注于导线的制作,设法拉出更粗更均匀的铜线,并试验用煮沸的桐油浸泡麻绳再紧密缠绕铜线作为绝缘层,其防水防腐效果比单纯沥青更佳。还有一组人开始设计中继放大装置的原理图。

与此同时,一套适用于当前文化水平、便于快速掌握的电报密码本也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中。李云峰亲自参与设计原则:采用四位数字编码,前两位代表类别(如00-09为紧急军情,10-19为日常汇报,20-29为物资需求等),后两位代表具体内容。密码本仅印制极少数册,由李云峰、石达开等绝对核心及指定的少数报务员掌握,并规定定期更换密码。报务员的选拔和培训同步进行,从“虎穴少年营”中挑选了二十名年龄在十四至十六岁之间、头脑灵活、记忆力超群、背景可靠的少年,由徐寿年亲自授课,从电学原理、操作规范到密码背诵、收发报技巧,进行封闭式严格训练。这些少年被要求绝对忠诚,并立下重誓。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8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