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3781" ["articleid"]=> string(7) "610534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1章" ["content"]=> string(4014) "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粤西地区:"然而,口号易提,正道难行。洪杨之教义,其平等为何等平等?其太平是何等太平?其与西洋传教士究竟关联多深?其核心人物,是真心救民于水火,还是欲借机取清廷而代之,成为新的阎罗妖?这些,我们仅凭外围情报,难以判断。"
他的语气转为决断:"眼下,洪杨如潜龙在渊,其未来是成龙上天,还是成虫入地,尚未可知。但我兴业绝不能置身事外,亦不能简单地为敌或为友。当务之急,是必须深入了解其核心,掌握其真实动向与意图。 我们需要一双甚至几双眼睛,嵌入其心脏地带。"
他特别强调,目光锐利:"此次派人,非同小可。需极度谨慎,隐秘至极。 目的非为助其起事,亦非为颠覆其组织,而是为我兴业未来之战略决策,布下至关重要的暗棋。 要了解其教义如何在核心层解释与实践、其组织架构的运作细节、核心人物之间的权力关系与真实性情、其军事准备的实际情况与战略意图。尤其要探明两点:第一,其与西洋传教士是否有直接、深入的联系;第二,其共享太平之理想,具体是何模样,与我兴业所追求的秩序有何异同。"
人选问题,成为会议上争论的焦点。
一位原天地会出身、性情耿直的将领赵铁柱率先开口:"先生!既然要派人,不如派个能言善辩的兄弟,假意投奔,就凭咱这三寸不烂之舌,在那拜上帝会里混个一官半职,到时候里应外合,岂不痛快?"
李云峰缓缓摇头:"铁柱兄弟,你的想法是好的,但低估了洪杨。彼等以奇异教义凝聚人心,对信仰之虔诚近乎狂热,对外来者之警惕必然极高。空口白牙,缺乏根基,难以取信,反而极易被其核心人物识破,届时非但任务失败,派去的兄弟亦有性命之忧。此非上策。"
这时,有人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一侧、沉默寡言的萧朝贵(兴业之萧朝贵)。一位参谋试探性地建议:"朝贵兄弟勇猛细腻,且出身桂平鹏隘山,对当地风土人情、山势路径了如指掌。若由他前往,凭借其能力与地缘之便,或能迅速打开局面?"
不等李云峰开口,石达开立刻斩钉截铁地否决:"不可!绝对不可!" 他看向萧朝贵,眼神中带着信任,但语气不容置疑,"朝贵兄弟经一线天峡谷一役,心性愈发沉稳,正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我陆师倚重之人。此去洪杨处,乃潜伏暗探,需的是隐匿锋芒,长期蛰伏,与朝贵兄弟如今之位、之性,皆不合宜。况且,"他加重语气,"洪杨核心已有一萧朝贵,两人同名,极易引人注目,凭空增添无数风险。朝贵还是留在宝华,统兵练兵为要。"
萧朝贵本人也立刻起身,抱拳道:"总舵主、先生,朝贵愿为我兴业效死力,然达开大哥所言极是。朝贵性情,恐难耐长久潜伏之寂寞,且身份敏感,确易误事。恳请先生另选贤能。"
李云峰赞许地看了石达开和萧朝贵一眼,点头道:"亚达与朝贵所言甚是。此人选,需沉稳内敛、心思缜密、善于观察、能屈能伸,且背景相对干净,与我核心层关联不宜过深过显。"
经过一番缜密的筛选和讨论,一个绝佳的人选浮出水面——黄玉昆。此人是石达开的远房堂妹夫,年近四旬,面容儒雅,性格沉稳老练。他早年读过私塾,颇有学识,后因家道中落,曾辗转两广、湘南经商多年,见多识广,善于察言观色,与人打交道滴水不漏。最重要的是,他对"兴业"的理念有深刻认同,忠诚可靠,但一直负责的是不太起眼的内部账目核对和物资调度工作,从未在公开场合或对外事务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身份极其隐蔽。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8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