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3700" ["articleid"]=> string(7) "610534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5章" ["content"]=> string(11712) "
自打苏念禾当众震慑了疤脸强那伙地痞,她在机械厂门口的地位,便如同磐石一般,再无人敢来撼动。
那些曾经抱着看热闹或嫉妒心态的人,如今看她的眼神,都充满了敬畏。一个女人,不仅手艺绝顶,能点石成金,更有手腕、有背景,这样的角色,在小小的县城里,简直就是传奇般的存在。
她的生意,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每天下午,她的卤味摊前都排着长龙,队伍甚至能甩出几十米远。许多人为了能买到一份“苏氏卤味”,不惜提前一个小时就来占位置。
“卖完了!今天的都卖完了!大家明天再来吧!”
“哎哟!我排了半个小时,就差两个人啊!”
“小苏同志,明天能不能多做点啊?根本不够卖啊!”
几乎每天,苏念禾的收摊,都伴随着顾客们遗憾又无奈的抱怨声。
不是她不想多做,而是产能已经达到了极限。家里的两口大锅,从早到晚不停地卤,也只能做出那么多。而她一个人,切肉、称重、收钱,已经忙得像个飞速旋转的陀螺。
- 回到家中,苏念禾将今天赚到的、厚厚的一沓钱放进钱盒,看着里面已经快要塞不下的钞票,她却陷入了沉思。
她遇到了事业的第一个瓶颈——规模。
个体小摊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扩大生产,改变经营模式。
就在她为此苦恼时,一份来自千里之外的信,送到了她的手中。
是陆承洲的回信。
信封很厚,字迹却很短。他没有对她做生意的事情发表任何意见,通篇都是对她身体的关心和对家中情况的询问。但在信的最后,那句“万事小心,若遇麻烦,切记有我”,却像一道暖流,瞬间温暖了苏念禾的心。
她能从那克制而简短的字句中,读出他深藏的担忧、自责以及那份不容置疑的支持。
这个男人,永远都是这样。他把所有的温柔和关心,都藏在了沉默和行动的背后。
苏念禾将信纸紧紧贴在胸口,心中所有的疲惫和迷茫,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她抬起头,眼神重新变得清亮而坚定。
为了他,为了这个家,她必须变得更强,走得更远。
第二天下午,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苏念禾的摊位前。
来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一身干净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副国营干部特有的、矜持而客气的笑容。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排队,而是在摊位旁安静地观察了许久。
直到苏念禾卖完最后一份卤味,准备收摊时,他才走上前来。
“请问,是苏念禾同志吗?”
“我是,您是?”苏念禾一边擦着案板,一边礼貌地问道。
“鄙人姓王,是县国营饭店的经理。”王经理递上自己的名片,开门见山地说道。
国营饭店的经理?
苏念禾心中一动,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她知道,这绝不是来买卤味的。
“王经理,您找我有事?”
“苏同志,我就不拐弯抹角了。”王经理看着苏念禾,眼中带着欣赏和一丝急切,“我注意你的卤味摊很久了。你的手艺,是我生平仅见。说实话,因为你的出现,我们饭店的生意,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他没有摆架子,反而姿态放得很低。
苏念禾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我今天来,是代表我们红星饭店,想跟苏同志你谈一笔合作。”王经理终于抛出了自己的目的。
“合作?”
“没错。”王经理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我们饭店出场地、出人工、出原材料,并且负责所有的销售。我们希望,苏同志你能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和我们饭店合作。简单来说,就是由你提供制作卤味的秘方和技术指导,在我们饭店里,开辟一个专门的窗口,售卖‘苏氏卤味’。”
这个提议,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在苏念禾的心里激起了千层巨浪!
和国营饭店合作!
这简直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机会!
这不仅能完美解决她目前所有的产能和场地问题,更能让她的生意,从一个“个体户小摊”,一跃成为有国家单位背书的“正规军”!这其中的社会地位和商业前景,不可同日而语!
但苏念禾深知,机遇背后,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最大的风险,就是她的秘方。
她的秘方,来自于那个无人知晓的超市。一旦交出去,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脉交到了别人手里。人心难测,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在学会之后,就把自己一脚踢开?
苏念禾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激动或贪婪,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模样。
“王经理,感谢您的看重。”她缓缓开口,“但这毕竟是大事,我需要时间考虑一下。”
“应该的,应该的。”王经理连忙点头,眼中对她的欣赏更深了几分。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还能保持冷静和理智,这个年轻女人,绝非池中之物。
“苏同志,这是我的诚意。”王经理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了过去,“不论我们最后能不能合作,这都是我们饭店对你高超手艺的一点敬意。”
苏念禾没有推辞,坦然地接了过来。
当晚,她把这件事在家庭会议上提了出来。
“什么?跟国营饭店合作?那不就是把方子给他们了吗?”周玉兰第一个表示反对,“念禾,这可不行!这是咱们家的命根子,给了他们,咱们以后喝西北风去啊?”
陆承安也附和道:“是啊嫂子,这些人最坏了,万一他们学会了就不要你了怎么办?”
只有苏念安,在短暂的震惊后,皱着眉头思索道:“姐,我觉得这可能是个机会。如果能合作成功,我们的生意就再也不用风吹日晒,而且也算是‘公家的人’了,以后没人敢欺负我们。关键是,怎么保证我们的利益不受损。”
弟弟的话,和苏念禾想到了一起。
拒绝这个机会,固然安稳,但她的小摊生意,也就到此为止了。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利用更大的平台。
关键,在于如何制定一套对自己绝对有利的合作规则。
一夜无眠。
第二天,苏念禾找到了王经理。
在红星饭店的经理办公室里,苏念禾拿出了自己熬了一夜想出的合作方案。
“王经理,经过考虑,我原则上同意合作。但我有几个条件。”
“苏同志请讲。”王经理精神一振。
“第一,品牌所有权。”苏念禾伸出第一根手指,“我们合作推出的产品,必须且只能命名为‘苏氏卤味’。我要让全县的人都知道,这卤味,是我苏念禾的。”
王经理点头:“没问题。”
“第二,核心技术保密。”苏念禾的眼神变得锐利,“我不会交出完整的配方。制作卤味最关键的东西,是我的独家秘制香料包。以后,我会以供应商的身份,向饭店提供这种密封的香料包。你们只需要按照我的指导,按比例投放即可。合同里必须写明,饭店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试图分析、破解、复制我的香料包,否则,我有权立刻终止合作,并要求巨额赔偿。”
这是她的底线。她可以把超市里的香料打成粉末,混合在一起,制成谁也看不出成分的料包。这样,核心技术就永远掌握在她自己手里。
王经理愣住了。他没想到,苏念- 禾会提出如此“霸道”的条款。但转念一想,这也合情合理。没有了独家秘方,所谓的合作也就没有了意义。
他咬了咬牙:“好!我答应你!”
“第三,质量监督权。”苏念禾继续说道,“我作为技术总顾问,有权随时监督后厨的生产流程。如果因为饭店方偷工减料、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卤味品质下降,砸了‘苏氏卤味’的招牌,我同样有权终止合作。”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利润分配。”苏念禾看着王经理,一字一顿地说道,“‘苏氏卤味’所有销售额的净利润,我要三成。”
“三成?!”王经理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心理预期。在他看来,苏念禾只提供一个“料包”,他们饭店却要承担几乎所有的成本和劳动,给她一成就已经顶天了。
“王经理,您别激动。”苏念禾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一口气,“您应该清楚,没有我的料包,您卖的就只是普通的卤肉,和我这门庭若市的生意,没有任何关系。我,提供的是这门生意最核心的价值。三成,换您饭店起死回生,甚至日进斗金,您觉得,贵吗?”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和压迫感。
王经理的额头渗出了细汗。他死死地盯着苏念禾,仿佛想从她脸上看出哪怕一丝的动摇。
但是没有。
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充满了商人的精明和博弈者的冷静。
王经理知道,自己小看她了。她根本不是一个只懂厨艺的妇人,她是一个天生的、谈判桌上的强者。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最终,王经理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像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好!三成……就三成!苏同志,我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像你说的那样,是真正的双赢!”
“一定会的。”苏念禾站起身,伸出了手,“王经理,合作愉快。”
两人握手的那一刻,标志着“苏氏卤味”这个品牌,正式从一个街边小摊,迈向了一个更广阔、更正规的商业舞台。
三天后,一份详尽的、将苏念禾所有条件都白纸黑字写进去的合作合同,正式签订。
苏念禾也不再出摊,摇身一变,成了红星饭店的“技术总顾问”。
合作开始的第一天,红星饭店门口,挂出了一副巨大的、用红布书写的横幅——“热烈庆祝本店与苏念禾同志达成合作,隆重推出正宗‘苏氏卤味’!”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县城!
“什么?苏氏卤味在红星饭店开卖了?”
“这下好了!再也不用去街边排长队了!”
“走走走!快去看看!”
当天中午,红星饭店门口人山人海,比当初苏念禾的小摊有过之而无不及。饭店专门开辟的卤味窗口前,队伍排得拐了好几个弯。
第一锅由饭店厨师在苏念禾亲手指导下卤制的“苏氏卤味”,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王经理看着收银台前不断堆积的钞票,激动得双手都在颤抖。他知道,他赌对了!
而苏念禾,站在不远处的人群外,看着这火爆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的事业版图,已经成功地扩张。
从今往后,她不再是一个风吹日晒的小摊贩。她,苏念禾,是国营红星饭店的合伙人,是“苏氏卤味”这个金字招牌的真正主人。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7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