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3243" ["articleid"]=> string(7) "610528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5章" ["content"]=> string(4026) "
我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说。
我知道,无论哪种选择,在真实的历史上,结局都是一样的。突围,大概率会在半路上被叛军的骑兵追上,全军覆没。死守,结局更是惨不忍睹。
这是一道无解的题。
张巡的目光,落在了我的身上。
“梁都尉,你怎么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我身上。他们都想知道,我这个屡创“奇迹”的疯子,这次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我站起身,没有先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大帅,我想先问高都尉一个问题。”
所有人都愣住了。
“梁旭,你什么意思?”高山不满地看着我。
“高都尉,”我看着他,笑呵呵地问道,“您主张突围,想法很好。可我想问问,我们突围之后,去哪儿?”
高山一愣:“自然是去南边的宁陵,与那里的守军汇合。”
“宁陵?”我摇了摇头,“据我所知,宁陵守军不过千余人,自身都难保。我们这几千残兵败将,拖家带口(突围不可能不带家眷),跑到宁陵去,是给人家送粮食,还是送人头?况且,从雍丘到宁陵,百里之遥,叛军的骑兵两天就能追上我们。请问高都尉,我们拿什么,跟叛军的铁蹄赛跑?”
我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主战派”的头上。
高山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我又转向黑炭李:“李旅帅,您忠勇可嘉,末将佩服。您主张死守,我也赞同。可我也想问一句,我们拿什么守?”
“拿命守!”黑炭李吼道。
“光有命,可不行啊。”我叹了口气,转向张巡,躬身道,“大帅,末将前几日负责分发流民口粮,对城中的粮草储备,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就算我们从今天起,把所有人的口粮减半,军粮不变,城里的粮食,也撑不过两个月。两个月之后,我们吃什么?吃土吗?”
我的话,让整个议事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我把“突围”和“死守”这两条路,血淋淋的弊端,都摆在了桌面上。
高山的脸色由红变白,黑炭李也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张巡看着我,眼神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知道,我说的是事实。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当如何?”他问。
我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我思考了很久的话。
“我们不突围,也不死守。”
“什么意思?”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我。
“我的意思是,”我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把雍丘城,变成一颗钉子!一颗能把安庆绪十万大军,死死钉在这里的钉子!让他们没法南下,没法西进!”
“怎么钉?”
“打!”我说,“我们不能被动地守。城里的兵力虽然不多,但集中起来,打几次小规模的出城反击,还是够的。叛军势大,必然骄纵。我们就专门挑他们防备松懈的小股部队打,抢他们的粮食,烧他们的辎重,骚扰他们的营地!让他们睡不好觉,吃不饱饭!”
“我们的目的,不是赢,而是拖!拖到朝廷反应过来,拖到各地的勤王之师集结。只要我们能在这里拖住安庆绪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整个战局,就有可能被我们逆转!”
我的这番话,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以数千疲敝之师,去主动骚扰十万大军?这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所有人都用看疯子的眼神看着我。
但张巡的眼睛,却一点一点地亮了起来。
我知道,我的话,击中了他内心深处那最悲壮、也最疯狂的一点。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武将,他是个文人,一个骨子里充满了“为国死节”理想主义的文人。相比于狼狈突围,这种“以一城之力,挽救国家危亡”的悲壮选择,更能打动他。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7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