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3114" ["articleid"]=> string(7) "610526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4章" ["content"]=> string(3540) "
为此,林砚制定了“三年农业发展规划”:第一年,在全国建立县级防灾站点,储备抗灾物资,培训防灾人员;第二年,组织“农技下乡”队伍,深入偏远山区传授种植技术与农具使用方法;第三年,启动“新型农器研发计划”,重点研发播种机、收割机等高效农具,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规划刚启动不久,林砚便收到了来自农部下属防灾站点的急报——西北遭遇特大大旱,多条河流断流,水井干涸,数百万百姓面临缺水缺粮的困境,部分地区已出现百姓逃荒的情况。
皇帝得知消息后,立刻召林砚入宫:“西北大旱关乎数百万百姓性命,朕命你全权负责抗旱救灾,所需物资与人员,朝廷全力支持。”
林砚领旨后,立刻召集农部官员召开紧急会议,制定抗旱方案:调拨全国农器工坊的水车支援西北,优先用于灌溉农田与抽取地下水;派李铁山带领团队研发“深井汲水器”,解决深层地下水开采问题;协调南方粮食主产区调运十万石粮食,通过陈虎的运输网络紧急送往西北。
方案制定后,各项工作迅速展开:首批水车由陈虎亲自押送,星夜兼程运往西北;李铁山带领研发团队,在工坊内连夜赶制深井汲水器;南方的粮食也陆续装上漕运船只,向西北进发。
就在林砚以为抗旱工作能顺利推进时,农部监察官员突然送来一份密报:“林大人,部分西北地方官员为掩盖辖区旱情严重程度,向上虚报粮食储备与抗旱进展,甚至有官员挪用朝廷调拨的抗旱物资,中饱私囊!”
林砚看着密报,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地方官员的隐瞒与贪腐,不仅会延误抗旱时机,还可能导致更多百姓陷入绝境。他刚上任农部尚书,便遭遇如此重大的考验,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抗旱救灾会失败,农部的公信力也会受到严重打击。
夜色渐深,林砚站在农部衙门的窗前,望着远处皇宫的灯火,心中满是决心。他知道,此次西北抗旱,不仅要与天灾抗争,还要与地方官员的贪腐与不作为较量。这场硬仗,他必须赢。
密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林砚心头。他立刻召集监察官员与农部核心团队,将密报内容公之于众:“部分西北官员虚报旱情、挪用物资,若不及时查处,数百万百姓恐将流离失所!”
监察官员面露难色:“林大人,西北偏远,核查需耗费时日,且地方官员相互包庇,恐难获取实证。”
“再难也要查!”林砚语气坚定,“陈虎,你立刻带一支精干队伍,伪装成粮商,潜入西北受灾最严重的三县,暗中调查物资流向与旱情真相;李铁山,你加快深井汲水器研发,同时联系西北驻军,请求协助护送后续支援物资,避免再次被挪用;赵大牛,你负责协调南方粮商,追加调拨五万石粮食,确保救灾粮充足。”
众人领命后迅速行动。陈虎带着队员,换上粗布衣裳,赶着装满粮食的马车,前往西北。刚进入受灾县境,便看到路边逃荒的百姓络绎不绝,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手里攥着干瘪的草根。一位老农告诉他们:“官府说有救灾粮,可我们等了半个月,一粒米也没见到,听说都被官老爷们私分了!”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6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