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3101" ["articleid"]=> string(7) "610526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8章" ["content"]=> string(3482) "
短短一个月,第二批十二个临时工坊便陆续投产。当第一台简化版水车在西北某县安装完成,水流流入干裂的农田时,当地百姓自发为工坊工匠送上锦旗,甚至有人跪地叩拜,口中喊着“救命恩人”。消息传回京城,皇帝对林砚的应对之策大加赞赏,还特意下旨,表彰李铁山、赵大牛、陈虎三人“助力革新,功不可没”。
就在全国农器改良稳步推进,林砚以为能暂时喘口气时,兵部再次传来急报——北方游牧民族因赈灾粮食未能及时送达,袭扰边境的规模扩大,不仅劫掠了两个村庄,还损毁了通往北方工坊的一条运输线路。更严峻的是,游牧民族首领放出话来,若朝廷不能在一个月内提供足够的粮食,将联合其他部落,大举进攻边境。
皇帝紧急召集大臣议事,朝堂上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增派军队,武力镇压;有人则建议加大赈灾力度,安抚游牧民族。最终,皇帝看向林砚:“当前国库粮食储备不足,若要满足赈灾需求,需从农器改良的后续资金中再挪用一部分,你意下如何?”
林砚心中一沉——若再挪用资金,第三批工坊建设将彻底停滞,已投产的工坊也可能因缺乏原料而停工。可边境不稳,百姓遭殃,他又无法拒绝。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陛下,臣同意挪用资金赈灾,但臣有一个请求——给臣半个月时间,臣能让北方已投产的工坊提高粮食产量,弥补部分赈灾缺口,尽量减少对农器改良的影响。”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哦?你有何办法?”
林砚答道:“北方工坊已推广煤炼铁工艺,效率提升,臣可让他们暂时减少农具生产,优先制作用于开垦荒地的犁铧与播种机,组织百姓开垦边境附近的荒田,同时指导他们种植早熟作物,半个月内虽不能收获,但能让朝廷看到增收的希望,也能向游牧民族展示朝廷解决粮食问题的能力。”
皇帝沉吟片刻,点头道:“好!朕便给你半个月时间,若能成功,农器改良的后续资金,朕会从其他渠道调拨,绝不影响你的计划。”
退出皇宫,林砚立刻派人通知陈虎,让他优先保障北方工坊的原料运输,同时亲自前往北方,指导百姓开垦荒田、制作农具。他知道,这半个月不仅关系到农器改良的未来,更关系到边境的稳定——若不能按时达成目标,不仅他的革新计划会受挫,边境百姓还可能陷入战火之中。
北方的风凛冽刺骨,林砚站在荒芜的土地上,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边境线,心中充满了决心。可他不知道的是,游牧民族中,已有部落首领暗中与朝中的保守派大臣勾结,计划在他推进开垦荒田时,制造事端,破坏他的计划,甚至趁机挑起更大的战乱。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悄然向他逼近。
北方边境的风裹挟着沙尘,打在脸上生疼。林砚站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身后是数百名手持锄头的百姓,眼中满是期待与忐忑。他举起改良后的铁犁,高声道:“乡亲们,这犁铧比旧犁锋利三倍,一天能开垦两亩荒田!咱们种上早熟粟米,四十天就能收获,到时候家家户户都能分到粮食,再也不用怕饿肚子!”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68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