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3088" ["articleid"]=> string(7) "610526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5章" ["content"]=> string(3587) "

林砚向御史大夫道谢,御史大夫却叹了口气:“你虽暂时自证清白,但保守派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已向陛下上奏,请求暂停京郊试点,理由是‘担心引发更多乡绅不满,影响地方稳定’。陛下虽未同意,但也心存顾虑,你需尽快拿出更显著的试点成效,才能彻底说服陛下。”

林砚点头:“多谢大人提醒,臣明日便返回柳家村,加快试点进度,争取早日让陛下看到成效。”

次日,林砚回到柳家村,村民们见他平安归来,都欢呼雀跃。老柳拉着他的手说:“林主事,你不在的这几日,我们已经自己动手搭建了两台水车,现在村里一半的农田都能灌溉了!”

林砚大喜,立刻组织村民加快水车搭建,同时指导大家种植晚稻——有了水车灌溉,晚稻定能有好收成,这将是说服皇帝的最佳证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晚稻即将成熟时,京郊突然遭遇暴雨,河水暴涨,柳家村的几台水车被洪水冲毁,部分农田也被淹。周员外得知消息后,再次找到保守派大臣,添油加醋地说:“林砚的水车根本经不起考验,一场暴雨就毁了,若是在全国推广,岂不是浪费国库银?”

保守派大臣立刻上奏皇帝,请求终止农器改良计划。皇帝看到奏折后,果然动摇,下令让林砚即刻入京,解释水车被冲毁之事。

林砚站在被冲毁的水车旁,看着淹没的农田,心中虽有焦急,却并未慌乱——他知道,水车被冲毁并非设计问题,而是因为没有修建防洪设施。只要尽快修复水车,修建防洪堤,晚稻仍有救,试点也能继续推进。

但他也清楚,皇帝已经对他产生了疑虑,此次入京,若不能给出满意的解释,农器改良计划恐真的会终止。他深吸一口气,对陈虎说:“你留在柳家村,组织村民修复水车、修建防洪堤,我去京城向陛下解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住晚稻,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陈虎郑重点头:“林主事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林砚整理了一下官服,再次踏上前往京城的路。这一次,他的心中充满了压力——前方不仅有保守派的阻挠,还有皇帝的疑虑,他能否说服皇帝,保住农器改良计划,就看这一次了。

再次踏入太和殿,林砚能清晰感受到空气中的凝重。皇帝将保守派大臣的奏折扔在他面前,语气带着几分不悦:“林砚,京郊暴雨冲毁水车,淹了农田,你可知罪?”

林砚跪地叩首,却未辩解罪责,反而呈上一份图纸:“陛下,水车被冲毁非设计之过,而是臣未能提前预判暴雨风险,未修建防洪设施,此乃臣之疏忽。但臣已制定补救方案,不仅能修复水车,还能通过改良设计,让水车抵御洪涝,这份便是加固后的水车图纸与防洪堤规划。”

皇帝接过图纸,仔细翻看——图纸上,水车底座增设了加固支架,河道旁标注了防洪堤的位置与高度,甚至还设计了排水通道,以防农田积水。一旁的工部尚书凑上前,看完后忍不住赞叹:“陛下,此设计兼顾灌溉与防洪,考虑周全,若能落实,不仅能解决当前问题,还能应对未来洪涝风险。”

皇帝的脸色稍有缓和,却仍有疑虑:“即便能修复,晚稻收成恐已受损,试点成效如何体现?”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6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