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3087" ["articleid"]=> string(7) "610526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4章" ["content"]=> string(3539) "

而此时的林砚,坐在前往京城的马车上,心中却异常平静。他知道,此次入京虽有风险,却是与保守派正面交锋的机会。只要能在皇帝面前证明试点的成效,让大臣们看到百姓的真实需求,保守派的阴谋就不会得逞。但他也清楚,朝堂之上暗流涌动,这场交锋,绝不会轻松。

被官差押回京城后,林砚并未被直接投入大牢,而是被带到了户部衙门。保守派领头的户部尚书端坐堂上,眼神冰冷地盯着他:“林砚,你在柳家村煽动村民对抗乡绅,破坏地方秩序,还敢谎称试点利民?今日本官要亲自核查你在京郊与云溪的所有账目,若查出你虚报开支、中饱私囊,定要你身败名裂!”

林砚从容躬身:“大人若要查账,臣自当配合。只是臣行事光明磊落,所有账目皆有记录,绝无虚报私吞之举。”

户部尚书冷笑一声,挥手示意手下将一摞账册摔在林砚面前:“这是你云溪农器工坊与京郊试点的开支记录,本官已让人初步核查,发现多处‘异常’——云溪工坊采购铁料的价格,比市场价低两成,京郊试点的工匠工钱,也比寻常工匠高三成,你敢说这其中没有猫腻?”

林砚拿起账册,翻到相关页面,平静解释:“大人有所不知,云溪工坊的铁料,是与邻县铁矿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采购的,对方以低价供应铁料,换取我们免费制作水车,此乃双赢合作,有协议为证;京郊试点的工匠,不仅要制作水车,还要指导村民维护,工作量远超寻常工匠,工钱稍高,也是为了保证工匠积极性,有村民签字的工时记录可查。”

“空口无凭!”户部尚书拍案而起,“你说的协议与记录,在哪里?若拿不出来,本官就认定你在撒谎!”

“大人稍安勿躁。”林砚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与铁矿的合作协议、工匠工时记录、村民反馈签字等凭证,“这些都是原件,大人可随时核验,若有需要,也可传云溪工坊的李铁山、柳家村的老柳等人入京对质。”

户部尚书接过凭证,仔细翻看,却始终找不到破绽——协议上有铁矿与县衙的印章,工时记录上有工匠与村民的签名,反馈记录上更是详细记载了每台水车的灌溉面积与农田收成变化,数据详实,逻辑清晰。他脸色愈发难看,却仍不死心:“就算这些凭证是真的,你在云溪推广水车时,朝廷拨付的两千两银子,为何只用了一千五百两?剩下的五百两,你用到哪里去了?”

“剩下的五百两,臣并未私用。”林砚答道,“云溪遭遇蝗灾时,臣用这笔钱采购了石灰粉、干草等抗蝗物资,还为贫困村民购买了种子,有县衙的物资采购清单与村民的领物记录为证。此事王大人也知晓,大人可传他入京核实。”

就在这时,御史大夫突然走进衙门,手中拿着一份奏折:“户部尚书,陛下听闻你在核查林砚账目,特意让我前来监督。林砚在云溪的举措,百姓有口皆碑,陛下也十分关注,若你查不出问题,却刻意刁难,恐难向陛下交代。”

户部尚书见状,知道再继续纠缠也无意义,只能冷哼一声:“今日暂且作罢,若日后查出问题,本官绝不轻饶!”说罢,便拂袖而去。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6858" }